李正蓉 尹建軍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和環境污染加劇,氣象探測工作發揮的作用越發明顯。如何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不斷提升氣象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水平,已逐漸成為各級氣象部門面臨的重要問題。基于此,本文結合甘孜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現狀,重點對全州境內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對策建議,以此為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為增強氣象探測數據的準確性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現狀;原因;對策建議
引言
氣象探測環境是指為了避開外界不利干擾確保氣象探測設備獲取到準確的氣象探測信息所必須的最小距離構成的環境空間。氣象探測是開展氣象工作的基礎,而獲取地球表面范圍內的氣象狀況及其對變化過程進行一系列觀察和測定,得到代表性、準確性的大氣探測資料,可為氣象服務、氣象科學、預報預警、氣候變化等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因此,對氣象探測環境狀況及其代表性進行客觀定量評價,可對觀測數據來源和數據質量控制進行準確把握,增強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和氣候變化研究水平。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經濟發展與氣象探測環境之間的矛盾不斷顯現,氣象探測環境惡化現象不斷加劇,一部分氣象臺站不得不進行搬遷,因氣象探測環境的惡化對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代表性產生了嚴重影響。依法對氣象探測環境進行保護已逐漸成為氣象工作者必須認真面對和思考的問題。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氣象探測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應對探測環境保護執法監督機制不斷進行完善,做好行政執法,不斷提升社會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因此,本文結合甘孜州氣象探測環境實際,重點對全州境內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對策建議,以期為開展數據質量控制、臺站遷移、選址等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1、甘孜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現狀
1.1相關法律法規未得到落實
當前,在我國現行的法律中,針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相對較多,甘孜州氣象局結合甘孜州實際,制定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氣象條例》,由此不難說明我國開展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法律保護效應較為突出,社會經濟發展受城市建設的影響較大,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未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因部分法律法規未貫徹落實,直接阻礙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1.2氣象部門執法能力低
氣象部門的服務性質較為突出,但是自身并不具備直屬管理能力,雖然在氣象部門內部建立起了執法部門,但自身執法能力不足,或多或少的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產生了影響。實際上,基層氣象站探測環境遭受干擾或破壞的現象較為明顯,而破壞對象則是當地勢力較大的政府或集團,對于這種行為氣象部門大都選擇視而不見。還有一部分執法人員未熟練掌握執法程序,對相關法律法規缺乏足夠了解,不利于執法工作的開展。
1.3公眾未正確認識到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同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因在日常生產中人們同氣象探測工作接觸較少,對此缺乏正確認識,并未意識到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利于氣象探測工作的正常進行。或者是氣象探測工作宣傳不到位,使得社會大眾對氣象探測保護認識不足,經常會有破壞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出現。
2、甘孜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對策建議
2.1增加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
甘孜州境內各個氣象部門應與政府部門加大合作,做好氣象法律法規宣傳,借助于現代化多媒體傳播渠道,深入開展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確保社會大眾養成知法、懂法、守法的習慣。利用社會大眾較為關注的氣象熱點問題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行宣傳,應保證語言的通俗易懂,并向人們展示破壞氣象探測環境的后果。用法律威懾力提升社會大眾保護探測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各級氣象部門應加大領導和督查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使用科學有效的方式盡快建立起探測環境保護的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同時加強部門間合作,對協調機制不斷進行完善,嚴格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對審批手續層層監督,加大執法力度。
2.2加大氣象、建設部門間的溝通
氣象部門開展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過程中,應與當地建設部門加強溝通協作,積極探討如何規劃建設項目才能對氣象探測環境不會構成破壞。可在設計城市建設方案中,提前找出影響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相關因素,并協商解決方案,應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首位,使用科學有效的方式評估各個影響因素,將其對氣象探測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或者是有針對性的處理對氣象探測環境的影響行為,防止因城市建設干擾造成的氣象數據偏差,保證氣象探測數據的準確性水平,增強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2.3建立完善的氣象探測監管制度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受上級部門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態度的影響較大。若上級部門未高度重視起氣象探測工作或者是上級領導疏于管理,未定期抽查氣象探測環境,或者是缺少相關監管制度,將會制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因此,甘孜州氣象部門應結合州境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現狀,使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建立起完善的監管制度,以監督和管理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各項環節。還應借助于監管制度,不斷增強執法人員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認知度,以期為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保障。
2.4提高氣象部門執法能力
結合甘孜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現狀,不難發現氣象部門執法力不足是引發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問題的根本原因。因氣象部門對組建的執法隊伍缺乏管理,或者是執法人員未全面掌握相關法律法規,使得執法不力、執法能力較低或者是沒有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執法。還有部分執法人員實踐經驗不足,針對違規行為很難結合相關法律處理。甘孜州氣象部門應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間溝通交流,以提升執法能力,通過開展專項執法,杜絕出現破壞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為了確保城建部門高度重視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氣象部門更應該加強執法力度,增強執法管理水平,對于執法工作中的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應保證每位執法人員認識到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氣象探測在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積極意義。
結論:
綜上所述,開展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可為天氣預報提供正確、有效的氣象數據,保證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順利開展,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以確保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穩定發展,增強人們保護探測環境的行為,確保綜合氣象觀測工作持續穩定進行。
參考文獻
[1]皮艷萍,王繼鳳,蔡敬東,等.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7).
[2]張紅云,孫新樂.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0(24).
[3]張國華,關彥華,郭艷嶺.氣象探測環境現狀及保護措施的探討[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2(3).
作者簡介:李正蓉(1974-),女,漢族,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人,本科學歷,八級工程師,從事綜合氣象觀測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1.四川省甘孜州氣象局業務科技科法規科;2.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