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
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八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和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因八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非常薄弱,物理知識內容繁雜,知識點較多,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會大大提高課堂效果。比如運用微課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求知欲,學生在教學中樂學愛學,以便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物理實驗;物理課堂設計;微課設計
初中物理是以生活常識和自然現象為基礎的學科,它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石,但因其內容繁雜、知識點較多且均為自然變化,加之學生生活常識有限、動手操作身邊實驗器材少,易使學生感到理解物理常識困難、乏味,上課無法較好地集中注意力。微課以視頻為教學手段,記錄教師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互動的全過程,其特點為時間短,知識點突出明確,小實驗現象明顯,易于抓取學生的注意力及興趣,從而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一、微課成為課前學習新知的引路人
新課程實施多年,要求先學后教,預習先行,新課預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關鍵。在課前的預習階段,學生初次接觸新知識,肯定會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有很多疑問,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學習的重
點。此時通過微課,主要是答疑解惑,為學生學習新知、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掃清障礙。例如,在預習電阻這一節的內容時,學生對電阻概念理解不透徹,主要是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學生沒辦法做實驗,實驗現象不清楚,無法判斷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前制作了一節“比較小燈泡亮度”的微課視頻,使學生在預習時打開視頻就能觀察到實驗現象,使學生對電阻的概念能夠準確地理解,突破重點和難點,將錯誤的想法消滅于萌芽狀態,并借助微課對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二、微課在新課引入顯成效
課堂的引入決定一節課的成敗,好的課堂引入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會對課堂教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普通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語言或小實驗引入新課,雖然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不直觀形象,應用微課效果截然不同。微課靈活多變,直觀形象,學生通過視覺聽覺達到興趣的激發點,信息量大,特別是把教學內容做成動漫等形式更切合學生口味,合理設計課堂,巧妙運用微課,使新課引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樂學、愛學。那么,我們如何設計微課進行新課引入呢?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對學生充分全面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合理巧妙使用微課素材,使學生能與知識產生共鳴,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堂教學中微課提效率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特別物理課以實驗為基礎,課堂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實驗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能力;但課堂實驗有的效果不夠明顯,特別后排的學生看不見,有的受環境地域限制無法在課堂上做成功,甚至無法操作,影響課堂效果,如果把這些實驗做成微課,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讓學生觀看,每個學生都能看見,可以根據實際循環播放,效果明顯,對提高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如八年級大氣壓強中托里拆利實驗,在教室里做演示很難操作,需要幾個人共同合作完成,一不小心就會把水銀散落到地面上,收集水銀比較麻煩,如果提前做成微課,就避免了不利因素,學生更清楚地觀看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明顯,結合教師的講解,既能突破重點,又能解決難點,而且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果,使課堂更高效,達到課堂目的。
四、微課是學生的小助手
高效課堂是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效率決定著學生能力的提
升,在課堂求生存、求發展是當前教學的重中之重,根據現代教育理論,適當的課后復習是非常重要的,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能及時鞏固當天的所學知識,又能對優等生適當地拔尖提高;在學生做課后練習時,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困難,有些學生就借助網絡工具幫助完成不會的知識點,但很多知識點只是解題過程,有些學生看不懂,如果教師能根據習題做成微課,讓學生在有困難時,掃二維碼看看視頻中的教師講解,從而更快地幫助學生完成課后習題,及時鞏固知識,對于教學起到更大的幫助。
五、應注意的問題
微課應用范圍廣、使用效果好,自然會受到越來越多師生及家長的青睞。但微課也僅僅是有別于傳統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如何讓其更好地發揮作用,這對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提出了新的要求。(1)制作微課要精練、美觀、實用。(2)微課中的講解要通俗易懂、語言簡潔。一節微課的播放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左右。(3)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使用微課的習慣和能力。使用微課學習有別于傳統的學習方式,師生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更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逐步培養學生使用微課的習慣和能力。及時提醒,及時檢查、督促,讓學生逐步形成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4)要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指導學生選擇觀看合適的微課內容,讓學生在通過觀看微課解決自身學習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主選擇合適內容的能力。(5)要加強家校溝通,讓教師和家長合力在學生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中發揮作用。還要加強師生的即時溝通,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撥、指導作用。(6)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巧妙設計。
總之,微課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框框,學生在課堂之外觀看在線課程,在課堂上回顧和進行課堂活動,教師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微課把部分教學活動由學校搬到了家庭,同時也把相關的鞏固與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內。這些都是微課給課堂教學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教師在進行課堂結構設計時必須根據這些變化做出合適的調整,科學安排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才能達到應有的
效果。
參考文獻:
[1]林自強.網絡環境下“微課·翻轉”在初中物理復習教學上的應用[J].中學理科園地,2017(1).
[2]姜亦凱.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
[3]完果.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課題《學科微課教學設計及效果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16]GHB116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