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實行新課程理念與課堂教學兩者的有效結合,是減輕師生負擔,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英語課堂教學,包括改進教學方法和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幾個方面。
關鍵詞:中學英語;英語教學;教學效率;新課程理念;有效途徑
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教學中充斥著大量“科學”而“無效”、“正確”而“無用”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突出表現為以下問題:1)教師過分注重對語言知識的系統講解,過分強調記憶的功能和機械的訓練,缺乏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不夠。2)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被動的學習方式難以使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教學是解決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高耗低效現狀的迫切要求。
實踐表明,實行新課改理念與課堂教學兩者的有效結合,是減輕師生負擔、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追求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者夢寐以求的期待。學習“氛圍”就是語境,盡可能地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對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會事半功倍。
1)融洽師生感情。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師如何與學生溝通,喚醒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活動的意識,尤為重要。教師要在語言實踐中采用鼓勵性語言和手勢,尊重學生的自尊,使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安全感。從而大膽而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體驗學習樂趣。為教學程序的順利實施掃除人為障礙。
2)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尤其是像英語這樣的外語學習,興趣顯得格外重要,它是學好任何一門外語的首要條件。我們可以使課堂成為具體而微小的社會,設計各種語言環境,把枯燥的詞匯和語法變成生動活潑的畫面,帶領學生置身其中,創造情境,利用畫面、實物或體態、姿勢,誘導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觸景生情,表情達意,進行密集的聽說活動。
3)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關心和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尊重、了解學生,消除偏見,無條件地給予學生愛和關懷,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期望,信任學生,這是教師的天職。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全體,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當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在課堂上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激發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2 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要有實效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對課堂教學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不僅需要課堂組織者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學法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改進教學方法。
1)運用有效導入,激發學習興趣。有效的導入方法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他們求知的興趣與欲望,使他們在“潤物細無聲”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與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有關問題,或者對新知進行巧妙的鋪墊并適時加以引申,從而讓學生發現新問題,進而提出問題,再進而研究這些問題,并通過探究、分析、討論、操作等一系列活動,解決這些問題。在新課導入的方法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觀導入法、話題導入法、復習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情景導入法、故事情節導入法和懸念導入法等。
2)解決問題時要突出探究精神。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再是簡單的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的作用就是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并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在師生的合作研究中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3)精練講解,導練結合。教師的教學貴在創新;缺少創新,課堂教學就如同注入了乏味的因素。“精練講解”是指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時講解要精,不必面面俱到。精講就是要講重點、講難點、講疑點,給出的例句要精煉、實用、而且具有代表性。以便學生記憶和模仿。“導練結合”是指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精心設計訓練習題,而且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互動。當然,所設計的練習要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真正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實際能力。
3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在所有的學習方法中,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預習是自學的演習,閱讀是預習能力的發展,是自學能力的具體表現。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計劃、分層次的訓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自學成為他們內在的需要。具體做法為分步走:
第一步,扶著走。預習前,教師給學生一個預習提綱,即要把預習的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再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并記好筆記,課堂上釋疑。
第二步,牽著走。圍繞著教材師生共同確定預習的內容,學生自己尋找有關的資料,做好預習筆記,課堂上討論、釋疑。
第三步,放手走。讓學生“以課本為依托”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自己確定重點、難點,在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釋疑,相互補充。教師總結,還要完全相信學生已經能夠自主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科學利用評價手段,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教學內容而全然不顧教學對象那是盲人摸象,而只重視教學對象而忽視教學內容那是竹籃打水。一堂高質優效的英語課,聰明的教師會科學地利用評價,把學生與學習內容巧妙地捆在一起,合二為一。讓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反思我們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要么“對牛彈琴”、要么華而不實;要么教師自己唱獨角戲,要么曲高和寡所學無物。為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評價方法,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及時檢測學習狀況,達到師生共參與,教學相和諧。
5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的系列各學科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
總之,追求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者夢寐以求的期待。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作者簡介
趙志成,男,漢,湘,四川涼山,中一,本科,四川省甘洛縣民族寄宿制學校,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