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小學體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養(yǎng)的重要性,投身到小學體育的教學探索中,推動了體育的進步。但是,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發(fā)展仍面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制約了小學體育的前進。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一直致力于多樣化體育教學的探究中,通過不斷教學實踐,發(fā)現在教學中應用發(fā)現探究法、參與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關鍵詞:小學體育;多樣化教學;發(fā)現探究法
小學體育是基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強健學生的體魄,使學生形成競技的體育精精神而展開的。學生學習體育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體育學習,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我國體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亟待教師解決。因此,本文從發(fā)現探究法、參與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出發(fā),展開有效教學探索。
一、發(fā)現探究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發(fā)現探究法,可以充分發(fā)動學生的力量,為學生提供施展的舞臺,讓學生在探索中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提高自身的自主性。體育教師應用發(fā)現探究法時,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見縫插針為學生設置探究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體育與健康《健康飲食益處多》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讓學生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知道食物的分類及奶類、豆類食品對健康的益處,避免偏食、挑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組織學生對日常常見的食物種類進行匯總,并簡單介紹它們的益處。學生充分利用了學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翻閱了大量的書籍,整理了不少的飲食知識,知道了食物可以維持生命,促進生長發(fā)育,有助抵抗疾病。了解了健康的飲食習慣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意識到了偏食、挑食的危害性,紛紛表示以后會合理膳食,保障身體的正常發(fā)育。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采用發(fā)現探究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提高了學生自主性。
二、參與體驗法——培養(yǎng)學生實踐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參與體驗法,可以喚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敢于展示自己的風采。體育教師在應用參與體驗法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體育實踐,增強學生的鍛煉。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體育與健康《跳繩》這部分內容時,我為了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jié)、韌帶和內臟技能的發(fā)展,增強學生心肺功能和腸胃功能,組織學生展開了跳繩活動,讓學生在跳繩學習中感受參與體育實踐的樂趣。學生一聽說是跳繩,都覺得很容易,不是很重視。我了解到學生的這一情況后,便先帶領學生體驗了一下跳繩,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看似容易的跳繩,卻容易出現手搖繩、腳跳躍等方面的錯誤,諸如搖繩時會將手內旋、搖繩不連貫或所用力量不均勻而造成搖繩間斷等。可見,跳繩也不是乖乖聽話的“洋娃娃”,需要耐心學習,學生在我的指導下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接著,我?guī)ьI學生學習并腳跳短繩,發(fā)展學生的腿部力量,鍛煉學生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漸熟悉了跳繩的規(guī)則,掌握了更多的跳繩技巧,增強了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信心與積極性。這樣,我通過采用參與體驗法,增加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訓練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三、合作交流法——培養(yǎng)學生團隊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交流法,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彼此溝通,增加班級凝聚力。體育教師在應用合作交流法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與同一項體育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體育與健康《乒乓球》這部分內容時,我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然后告訴學生學完乒乓球后進行比賽,將按照小組成員得分對小組進行排名。學生聽說要進行排名,都被激起了斗志,紛紛表示要爭奪第一,課堂氛圍在學生的“互相喊話”中變得熱鬧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催促我盡快開始新課教學。我便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了乒乓球的發(fā)球和推擋技術,了解了正手攻球的技術。學生在練習乒乓球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謙虛好學、互幫互助的優(yōu)良品質,體會到了學習乒乓球的樂趣,有的學生還感慨地說:“怪不得大家都叫它國球,除了國人的自身優(yōu)勢外,還因為它老少皆宜。”整堂課就在學生制定小組目標、勤加練習、掌握球技等的過程中度過了,學生在練習中提高了自己手腕的靈活性和控球的能力,豐富了乒乓球技巧。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應用合作交流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了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總之,筆者從發(fā)現探究法、參與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出發(fā),對小學體育多樣化教學展開了有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為其他教師提供了可靠的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徐洪霞.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N].發(fā)展導報,2018-11-02.
[2]章堅.小學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8(3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