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琳
摘 要: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科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社會的發展和學生需求的多元化,需要美術課程的內容要更加豐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美術作為小學生啟蒙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科,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重視小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引導;創造力;影響
小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有著美好的想象,具有成人沒有的創造能力。小學美術教師需要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尊重學生的想法,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素養。但是很多小學美術教師的生活經歷相對匱乏,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想法,抹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由此失去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教師不斷鼓勵學生,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小學美術課堂現狀
我國的小學美術課堂以傳統課堂模式為主,教學過程多在教室中進行,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遏制,忽略了學生的天性。目前我國小學美術課大多沒有課外活動,常常為主科騰出學習時間;即使是有美術活動的小學,學生也基本沒有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美術課堂十分單調,學生缺乏對美術課的興趣。
二、提高小學美術課堂學生創造力的方式
1.為學生創造想象空間
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想法,因為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過多講授自己的想法,很多小學生就會根據教師的引導,按照教師的思路去繪制圖畫,所以教師在美術課堂進行講課的時候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空間。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小學美術教師不要過多示范,多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遇到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說出來,一起交流之后共同解決。
教師在講《大樹的故事》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先帶著學生去觀察樹木,讓學生對樹木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專注講授如何去畫一棵樹,很容易讓學生失去畫畫的興趣,而且小學生的思維被固定,失去發揮的空間;如果教師可以由一棵被砍倒的大樹引導學生去想象,讓學生自己去描述關于大樹的故事,讓學生設想一下這棵大樹經歷了什么,學生會有創作的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補充關于大樹的一系列畫面。
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小學美術教師想要在課堂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就要在課程中給學生一些創作靈感,立足于教材對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刺激。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想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就需要使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和聲音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在課堂上用豐富多彩的圖片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用奇特的聲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鼓勵小學生自己去找視頻輔助手段培養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創造力,發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
教師在講《房子設計》這一課的時候,首先找到一些形態各異房子的圖片,通過大屏幕反映出來,學生看到各種顏色和形態的房子圖片時驚嘆于房子設計的美感和家具擺設的合理性,每個學生都想設計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一旦興趣被激發出來,教師給每一個學生一張白紙,讓學生畫出一幅充滿個性化的房子,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繪畫,最大限度地發揮想象力。
3.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每一個學生的創造潛能都與眾不同,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否能夠被挖掘出來取決于一個適合的環境。小學生的年紀較小,興趣點也會不斷變化,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學生,用“你做得很好”“做得很棒”這類語句,但是我國小學美術課堂多為教師講課學生聽講的模式,讓學生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無法真正融入課堂中,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感受到輕松的美術課堂氛圍。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創作完成后進行展示,讓同學們互相評價,逐漸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敢想敢畫。
4.布置開放性作業
作業可以讓學生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小學美術作業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想象平臺。教師在課后為學生布置開放性作業,引導學生將課堂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畫動物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而不是為學生指定某種動物。每個學生所畫的動物均不相同,有的畫小狗,有的畫兔子,學生在課堂上還可以互相交流創作思路和方法,為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提供更多思路。在學習畫人物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畫出自己最愛的人,學生的認知不同,有的畫父親,有的畫母親,在圖畫中展現出濃濃的愛。
小學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藝術課程之一,對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十分重要,教師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美術產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展對美術課堂上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創造力是小學生必備的素養,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小學美術應當立足于課堂,以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一點一滴中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德沖.小學美術教學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8(27):14.
[2]李曉琳.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