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在分項教學形式下提高普通高中排球運動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針對當前高中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單一教授技術、學生實戰機會少、排球綜合素養不高等問題,提出筑牢基礎、豐富內容、以賽促教,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班隊活動、社團活動等做法,以落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的人”這一核心目標要求。
【關鍵詞】普通高中 排球課程 核心素養 分項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2B-0161-02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7 年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人格與關鍵能力。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根據上述標準要求,在學校體育教研組的指導下,筆者在高中排球教學中進行了多年的探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突破了排球運動在本校發展的瓶頸,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一、當前高中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排球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和品格。高中體育教師教授好排球課,既是落實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有效途徑。但在當前的普通高中體育課程中,排球教學仍存在不少問題,亟須針對問題研究解決對策。
(一)單一傳授技術。當前的許多排球專項課,主要以傳球、墊球、發球技術為主,練習手段比較單一,考核評定也是以傳墊球次數來評定分數。這樣的教學形式只能教會學生單一的排球技術,而綜合能力表現不足,比如學生只能掌握排球課考核的動作內容,而在實際比賽中表現很糟糕,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二)實戰機會較少。一些學校和體育教師往往只針對考試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練習,忽略實戰性訓練。比如 2010 至 2015 年,筆者所在的學校男女排代表隊在市級的比賽中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學校忽略排球實戰訓練,學校日常舉辦相關賽事較少,未能形成良好的排球運動氛圍。
(三)排球綜合素養不高。在高中階段,選學排球的學生除了打排球其他運動項目基本不接觸;一些學生盡管上了排球課,但對排球的比賽知識了解甚少,排球素養水平較低。據筆者了解,一些高中學生畢業后,盡管在高中時學過排球,也加入了大學的排球社團,但因為高中時未能形成良好的排球素養,未能充分掌握排球運動的相關知識,不能勝任排球裁判工作,這些都是因為排球素養較低造成的。
二、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普通高中排球教學有效性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基于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提高普通高中排球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對策。筆者教學的班級是男生排球選項班,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內容進行鍛標項目練習和測試,確保學生身體素質練習的時間和效果;選修部分進行排球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排球這項運動。
(一)筑牢排球練習的基礎。在筑牢基礎方面,筆者采用隊列隊形練習方法,增強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和自控能力,使學生體育運動方面的能力更加全面。實踐證明,隊列隊形的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空間感知,而且因為是一項集體活動,還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在隊列隊形的練習中,筆者要求學生心中想著集體,聽隨口令做到步調一致,以此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樣既實現了排球教學的目標,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素質,形成了團隊合作意識,為排球運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排球課程內容。排球運動是一項具有運動性、競技性、觀賞性的綜合體育項目,蘊含著豐富的體育文化,應該不斷拓展深化該項運動教學內涵。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完成課程標準中的內容,還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例如在教授完排球基本技術之后,筆者嘗試新增教學比賽檢驗學生練習成果,尤其是重點增加排球裁判法則方面的講解,讓學生不僅知道排球比賽規則,還知道裁判判罰手勢,并組織學生分小組訓練,輪流擔任裁判,教師則進行巡回指導。筆者還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氣排球的教學,以適應時下氣排球在廣西流行的需要,為“培養全面的人”打好基礎。這樣的教學形式有效提高了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讓他們在比賽中學以致用,既豐富了課程內容,又促進了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注重“以賽促教”。加強比賽訓練,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在比賽中掌握排球運動的各項技能。具體教學中,筆者組織小組比賽,以勝負決定期末成績,把學生以 6~8 人編為一個小組,通過大半學期排球技術的教學,在期末進行小組比賽。以賽促學的方法成效顯著,在小組練習時同伴能相互指出技術錯誤或不足之處,共同進步,爭取在期末比賽中拿到好成績。整個比賽過程由學生輪流擔任裁判,教師在場邊指導,從而提高學生裁判的執法水平。同時,每學年更換一次體育項目,讓學生達到至少掌握兩項以上運動技能的目的,豐富學生的體育愛好。另外建議在全校范圍內,通過體育課堂、課外活動、社團活動、年級比賽等挑選出對排球有更深層次要求和更強能力的學生組成校代表隊,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的排球比賽。校隊堅持每周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訓練,首要任務是參加每年一屆的柳州市中學生排球賽。
(四)開展班隊排球活動。開展班級排球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排球運動氛圍。建議學校體育組與學生會組織高一年級的班級排球賽,要求各班級組織好排球隊員的選拔及賽前訓練,體育老師作為場外技術指導。賽前體育組負責比賽的賽程編排、裁判培訓和場地布置,確保比賽有序進行。學生通過班隊活動接觸排球運動,排球水平無形中得到了提高。體育老師在比賽過程中細心觀察,選拔技術好的學生加入校代表隊,確保每年都有新隊員加入,從而保持這支隊伍的活力。
(五)開發體育社團。社團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對某項特長保持長久興趣,找到發揮才能的舞臺,從而獲得個性化成長。為此,建議學校成立排球社,體育教師擔任排球社指導教師。排球社活動時間是每天的課外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教練組織訓練、學生自發訓練、訓練賽三種形式。每周由教練組織三次訓練,主要以排球運動的基本功訓練為主,糾正學生一些錯誤技術動作,重視排球運動配合意識的培養,使學生享受到排球運動帶給自己的樂趣。教練不在場的時候,社團負責人帶領社員復習之前練習過的內容,保證每天來參加訓練的社員都保持球感。每周五定為訓練賽日,由社團負責人組織分組進行比賽,保持競技比賽的感覺,發現技術上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社團除了進行硬排的訓練和比賽之外,還應進行氣排球的練習,同時組織社團成員和教師氣排球隊的練習賽,提升排球運動的樂趣。
(六)豐富綜合實踐活動。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培養良好的綜合體育素養。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經常組織開展一些綜合性實踐活動。例如,平時碰到大型的排球國際賽事,組織學生、排球社團、校排球隊集體觀看。2019 年的女排世界杯筆者就組織學生觀看了多場比賽錄像,最后看到中國女排以 11 連勝的戰績奪冠,學生十分激動,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更堅定了他們刻苦訓練的決心。除了觀看高水平的比賽錄像,筆者還引導球隊和其他隊伍開展游戲和友誼賽,并有意識地進行全程錄像,賽后放給隊員看,教練據此進行賽后分析,使場上隊員更直觀地了解自己的場上表現,以便在之后的比賽中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三、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筆者的排球教學成效顯著,學校排球隊近些年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男排獲得 2015、2016、2017 年全市中學生排球賽的三連冠,女排獲得 2015 年冠軍;2016 年學校男女排代表柳州市參加第十一屆廣西學生運動會,女排獲得冠軍、男排獲得第四名;2018 年 8 月學校男排代表柳州市參加第三屆廣西中學生排球賽獲得亞軍。2019 年 7 月,筆者任教的學校男女排隊員都被選拔進入柳州市隊,參加廣西第十二屆學生運動會獲得女排冠軍、男排第三。此外,據筆者初步了解,選修排球的畢業生上了大學后進入大學排球校隊中擔當主力,畢業后工作的學生活躍在全市全區甚至全國的排球賽場上。
下一步,學校將完善排球體育特長生的招收和培養工作,加強與本校周邊的小學和初中交流合作,選拔培養更多優秀的排球特長生,讓更多喜愛排球、有排球天賦的學生參與進來,培養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金生,張勤博.體育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以高中跨欄跑教學為例[J].體育教學,2018(1)
[2]莊 弼.如何在體育教學中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J].體育教學,2018(3)
【作者簡介】李俊良(1984— ),男,廣東新會人,柳州鐵一中學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排球教學。
(責編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