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君
摘要: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國開始注重學生核心素養思想的培養,新課標中高中美術學科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學要求。然而,當今美術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還不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結合當今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美術核心素養中的教育實踐進行思考,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全面人才。
關鍵詞:教育;核心素養;美術;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249-01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家的創作思維來源于生活實踐。教育部提出的發展核心素養這一舉措使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教學實踐聯系起來,為培養全面的人格人才奠定基礎,新課標的研制為學生素養的提高作出了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應當遵循新課標中核心素養的標準,采取積極科學的學習態度,在實踐、創新、理解的基礎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出內涵
我國的教學體系使高中美術的教學要求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技能知識的探究到情感價值觀的轉變正是美術教學目標的轉變,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教師通過實踐探析發現美術課程的真正內涵,對文化有更深程度的理解。
新課標對美術課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即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圖像識讀是對生活中圖像符號的色彩結構、造型肌理等特征的認識與理解,圖像給人更加直觀的視覺效果,這是閱讀文字所達不到的,因此觀看圖片可以增強閱讀興趣,使閱讀更加具有趣味性;美術表現是通過美術傳統筆觸色彩與當今生活語言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文化底蘊、思想內涵的作品,通過自己對生活中事物的感知進行美術創作,用繪畫語言表達內心的感情色彩;審美判斷是根據原理與感知對事物進行美與丑的一種衡量,敏銳的觀察生活領悟世界可以使我們提高審美判斷能力,通過分析和辨別判斷出真正的美與丑;創意實踐是指通過想象和動手實踐的方法進行創作,通過想象來表達內心的情感,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文化理解是指全面了解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藝術特點,理解不同的文化內涵,不同作品反應出來的歷史和文化也不相同,通過文化理解素養能夠更好的提高欣賞水平和涵養。
綜上,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能夠使高中學生通過學習、實踐、鑒賞、理解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是當今社會必備的一種品格。
二、美術核心素養的教育實踐
藝術家的創作與當時所處背景中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信仰等存在相關的聯系,這些因素像基因一樣帶入作品中,在一筆一畫的色彩和筆觸當中體現,表達藝術家自身的個性和三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美術作品是一個人“基因”思想的體現,亦是時代精神文化上的體現,是生活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美術作為一門人文類的學科,其鑒賞美術作品不僅能夠豐富高中學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也是對學生的生活品質的有所提高,使高中學生在發現美和感受美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美,豐富感知,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而我們如今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體現五個核心素養,這是我們急需迫切解決的現實問題,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當進行思考和研究以加強課堂設置,實現美術核心素養教育模式。
在高中美術教學當中,以情景模式導入課堂,突出學習重點,可以增強高中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以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審美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的開篇章就應當讓學生明白美術鑒賞的含義及培養審美的眼睛。例如當我們置身于天安門廣場前,內心不禁會升起崇高敬重的情感,這是由我們對這座宏偉建筑的回憶和認知想象激發起來的,我們回憶在這座偉大建筑的背后發生了怎樣悲慘美好的故事,從我們的審美角度來說,它是中國歷史符號的一種象征,經歷我國古代和近代的崛起奮斗歷程,見證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這種認知越深入,審美想象就越豐富,而這個過程就是美術鑒賞的基本特征。鑒賞就是運用相關知識和聽覺視覺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鑒古今評優劣定高下,通過鑒才能夠更好的欣賞。同時,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外文化,教師在課程中可以采取中西作品的對比欣賞,探尋內在的文化差異性,使學生辨證的看待中西美術文化,感受美術獨特的語言魅力。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多開展校園美術活動,使學生將生活融入到學習當中,通過實踐動手創作,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梢猿闪h服社團或者民間工藝社團,定期舉辦與美術相關的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進而做到創造美和運用美,加強校園美術文化建設,宣傳美術文化活動新素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體驗生活樂趣的同時進而陶冶情操、加強自身的美術核心素養。
三、結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之中的學習才能更好的達到成功的彼岸。素質教育是我國當今非常重視的教學問題,曾經的“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并不符合新時代的新要求,在高中美術的教學模式中我們應當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摒棄只追求技法而忽略內心精神世界錯誤的教學方法,注重課堂內與外、思想與實踐的相結合,在快樂中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構建智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