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閱讀的學校,很難培養出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沒有書香的校園,很難留住孩子們幸福的童年。近年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營造閱讀氛圍,讓書香充滿校園,讓經典點亮學生生活,讓閱讀成為生活習慣,作為學生,童年有大量的書籍,能滿足自己的閱讀興趣,徜徉在書海中就是莫大的幸福。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問題及對策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5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但是,整個學校課外閱讀現狀卻令人擔憂,我校五、六年級學生讀過的課外書寥寥無幾,根本就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經過調查發現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落后的原因主要有:
一、 觀念滯后。近年來,蔬菜種植和養殖業大大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條件,家長完全有能力為孩子提供課外書籍,但是許多家長認為課外書就是作文書和教輔資料之外的書,其他的書籍都是閑雜書,杜絕孩子閱讀課外書籍。
二、 書籍來源少。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學校圖書室藏書逐年增多,但文學名著、科普讀物以及現代名家的經典之作等非常少,加上家長對課外閱讀不夠重視,不贊成孩子買課外書籍。根據我對四年級學生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孩子家庭藏書屈指可數,再看孩子僅有的幾本藏書,不外乎是漫畫類或作文類的書,而孩子書包里的各種測試卷、教輔資料卻一抓一大把,這也就導致了孩子即使想讀書也沒有適合的書籍,書籍的匱乏成為制約孩子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 學校重視不夠。盡管學校也倡導課外閱讀,但僅僅限于口頭提倡,很少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這一方面是受應試教育影響的結果,另一方面很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成績,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強迫孩子將所有精力用在應付考試中,孩子能夠獨立支配的時間就被無情地剝奪了,也就導致部分老師擔心課外閱讀影響學習成績而干預學生的課外閱讀。
四、 缺少閱讀指導。雖然部分老師倡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但很少在課外閱讀指導上下功夫,因而也沒有總結出科學的、系統的、有效的方法。部分高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仍然需要指讀,而且不會默讀,讀書的過程就只有一個“讀”字,根本沒有圈點勾畫或做批注的習慣,一旦遇到難懂的地方就直接跳過去了,很少有學生在讀書后能夠及時提出問題,更沒有人自覺堅持寫讀書筆記,即便是教師硬性要求寫讀書筆記,他們不外乎就是摘抄,根本沒有自己讀書后的感受,這些現象說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仍未養成,閱讀缺少方法的指導。
五、 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由于農村家庭環境的影響,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學生雖然也知道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本身就對課外閱讀提不起興趣。在孩子心里沒有自主讀書的意識,常常是因為迫于家長或教師的壓力而讀書,一旦離開了父母和教師的監管,他們就再也不愿意讀書了,即使勉強讀書的孩子,也很少全身心地投入書本中去,而且他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囫圇吞棗,粗粗瀏覽一遍,很少做讀書筆記,很少進行讀書后的反思,導致了孩子閱讀量少,閱讀效率不高的現狀。
為此,我校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推廣活動,探索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和途徑,尋找培養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對策,經過一學期的推廣,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一、 家校聯動,樹立課外閱讀的意識。要改變家長觀念滯后的現狀,首先必須改變家長的觀念,使他們明確課外閱讀的意識,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積極支持并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只有發揮家校教育的合力,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課外閱讀觀念滯后的現狀。
二、 多方籌措,拓寬書籍來源的渠道。為了解決農村孩子書籍來源少的局面,學校圖書館購買了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名著,及時更換圖書室藏書,使學校圖書室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源頭活水;另外學校有效利用新建的村委會圖書室,鼓勵家長在節假日多帶孩子去讀書,有部分家長還給孩子辦理了借書證,使孩子有更多選擇課外書籍的空間和權利;學校還發動家長為孩子購買課外閱讀書籍,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存放在班級圖書角,舉辦“好書換著看”活動,班級與班級之間也建立了圖書定期交換制度,這樣一來就有效地解決了書籍來源少的問題。
三、 開展活動,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如學習了《送元二使安西》后,教師隨機這樣點撥,古代的送別詩還有很多,就請同學們在課外搜集一下,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把篇幅比較長的文學作品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聽,從而激發學生閱讀原作的興趣;為了定期展示學生閱讀的成績,還可以通過定期召開讀書會、朗讀比賽、故事會、成語接龍等激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
四、 倡導閱讀,開展課外閱讀的指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科學的閱讀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不但要大力倡導課外閱讀,更要加強指導,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課外閱讀方法,課外閱讀的方法很多,如精讀法、略讀法、瀏覽法、精略結合法、讀寫結合法等。不同的讀物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讀書方法。除了常用的讀書方法外,還可以介紹其他的方法,如先瀏覽書籍目錄,選擇自己喜歡的篇目,然后有重點地精讀,精讀中要邊讀邊思考,并及時做好讀書筆記,力爭做到讀寫結合。
五、 持之以恒,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學生如果愛讀書,會讀書,并能在平時的學習中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為了持之以恒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不定期檢查閱讀效果,可占用課堂時間,對推薦的整本書閱讀請學生做脫稿發言,還應該隨時抽查學生的讀書筆記,并及時展示寫得好的,了解學生對各種書籍報刊的興趣,及時解決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逐漸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持久性,提高課外閱讀的能力。
當今社會,學校教育不僅要承載傳播知識的任務,更應該肩負起育人的任務,而經典名著中閃爍的人性溫暖,恰恰能夠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淀知識,感悟人生,學會思考,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簡介:
張蕾,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榆中縣河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