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提高,我國的教育事業在近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語文教學作為初中的必修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現如今,雖然初中語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根據這一現象,教師將教學提問策略合理融入到初中的語文課堂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問策略;課堂教學實踐
一、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早期階段,初中語文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知識點冗雜,學習過程枯燥,而且初中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產生波動。因此教師要舍棄以往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提問策略作為課堂的有效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有著不可小覷的促進作用。本文將針對以下兩個方面,對提問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具體運用進行分析,并結合原因給出改善措施。
二、 發展中的問題
(一) 教師提問重復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進程中,教師很容易出現多次提問的現象,這不僅會導致學生思維受到限制,只關注重復的問題,而忽視了問題的答案。教師的重復提問,不僅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語文課堂時間的浪費,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當然,如果提問的知識點較為復雜,難以理解,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次提問的方式進行強調,使學生重視問題。除了上述教學難點,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避免無意義重復提問的現象發生。
(二) 教師提問問題較多
就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來看,絕大多數教師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出大量的問題,使學生的關注點只集中在教師問題的答案上。甚至有些學生為了快速得到答案,思考問題時不夠深入,只是形式、應付地回答教師問題。這一現象不僅導致課堂效率大打折扣,還造成學生產生對于語文課堂的厭煩心理。教師提問的問題數量過多,也從側面說明了問題的難度有待提高,教師對提問策略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時,沒有關注學生對于問題的反應,使得問題數量雖然多,但沒有發揮問題的真正價值。
(三) 沒有認真傾聽回答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且還要作為一個傾聽者。當拋出一個問題時,要認真聆聽學生對于問題的回答,無論對錯都要給予認真的態度。目前大部分的教師缺乏職業素養,對于教學藝術的了解甚微,不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大部分的教師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依舊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將課堂真正歸還給學生,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使學生的思維嚴重受挫。教師只關注結果,而忽略了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重要性,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三、 提問策略有效運用
(一) 提問要科學合理
教師在展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為了使提問策略可以有效與語文課堂相結合,就要保障提問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提問模式,通過趣味性、發人深省的問題,使學生深刻感悟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引導學生關注問題,從而使學生自發地思考問題。如果教師的提問不當,不僅會導致課堂氣氛的凝重,還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限制,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在使用提問策略進行語文教學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于問題的設置,既不能過于困難,使學生無從下手,也不能過于簡單,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要深入課堂,根據教材內容,設置合理的問題情境,將學生的學習狀態作為落腳點,開展語文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在開展《最后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一遍課文,使學生對課文的人物形象、課文梗概和大致內容進行初步探索。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課文結尾處的重點,向學生提出疑問。比如:“韓麥爾先生在寫粉筆字的時候,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寫字真的很費力氣?那為什么韓麥爾先生使出了全力?”再比如:“結尾處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韓麥爾先生的動作,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提出問題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思考,進行二次閱讀,從而深化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感悟課文中作者所賦予的思想感情。
上述教學情景當中,教師立足于課本內容,針對教學重點,提出建設性的問題,引發學生強烈的探求欲,使學生迫不及待弄清楚韓麥爾先生背后的故事,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效展開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二) 提問要引人入勝
教師在利用提問策略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保證問題具有啟發性,使學生的積極性被挖掘。反之,如果教師所拋出的問題過于簡單,那么學生就會覺得乏味,從而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設置要富有一定的探究欲和趣味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作為“活用”提問策略,打開學生的思維,使其深入思考。最后,要注意的是,教師將提問策略融合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方式,使提問策略的效率得到有效保障。
例如,在開展《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策略進行有效的導入課堂。比如:“生活有欺騙過你嗎?你是怎么做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表達看法,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聆聽,并給出評價。最后,教師總結,上述教學情景,教師將提問策略和小組合作的模式有效融合,完成了課堂教學的導入,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可以感悟知識,引起強烈好奇,從而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開展。
四、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的有效性,作為教師的工作重點,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針對提問策略在實際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教師要確保提問策略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保障提問策略可以有效滲透初中語文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吳珊.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23):189.
[2]張志虎.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現狀及技巧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7(21).
[3]呂松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現狀及技巧[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0):21-22.
作者簡介:
潘鈺,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郭家莊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