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柯達伊教學法是一種全面的、有廣泛基礎的音樂教學法。將柯達伊教學法有效地運用到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歌唱興趣、提升學生記譜識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準概念等。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上述三個方面,淺顯論述柯達伊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法;初中音樂;歌唱教學;有效運用
歌唱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的重頭戲。然而,縱觀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不難發現:因為部分學生的識譜能力不盡如人意,所以在歌唱過程中錯音頻現;因為部分學生音準概念把握不準,所以在歌唱過程中總是跑調;因為學生識譜能力差、缺乏音準概念,所以學生對于歌唱的興趣也就越來越寡淡。
面對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上述窘境,教師不妨采取柯達伊教學方法進行積極應對。柯達伊教學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佐爾丹·柯達伊為改善歌唱的品質等開創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全面的、有廣泛基礎的音樂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接近,主要以民間音樂和民間歌曲為主,識譜方法主要以字母譜和手指譜為主,以及借助于柯爾文手勢培養學生的音準概念等。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淺顯論述柯達伊教學法在初中歌唱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一、 憑借柯達伊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
贊可夫說:“學習者對于學習材料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者強烈的學習動機。”仔細審視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的教材內容,就會發現:由于這些教材中的部分教學內容過于“高大上”,所以很難激發學生歌唱的興趣。學生對于歌唱缺乏興趣,歌唱教學的效益肯定也會不盡如人意。
在柯達伊教學法中特別強調在歌唱內容中融入非常接地氣的民族歌曲、民間歌曲等。因為這些歌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會對這些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在深挖初中音樂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音樂實際認知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手段,對現有教材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與拓展。當然,教師在對現有教材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與拓展時,要盡可能地挖掘與運用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民族歌曲或民間歌曲等。對于學唱這些耳熟能詳的民族或民間歌曲,學生會表現得興致盎然、積極主動。
由此可見,憑借柯達伊教學法,教師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更多的民族歌曲、民間歌曲。據此,學生就會樂此不疲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之中,歌唱教學的效益自然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二、 依托柯達伊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
識譜是歌唱的必要前提。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識譜能力,那么,學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也就好比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樂譜的記法而言,主要包括:簡譜、手指譜、字母譜以及五線譜等。在這些樂譜記法中,五線譜的運用最為廣泛,同時也是最為專業的一種樂譜記法。
顯而易見,如果教師直接讓初中生去學習五線譜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初中音樂課程課時數畢竟有限,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之內,學生是很難系統學會五線譜的。但是,就學生在音樂學習之路上的長遠發展來看,學習五線譜是他們的必由之路。尤其是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習之后,音樂教材的樂譜記法就主要以五線譜為主。因此,為了給學生終生學習音樂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要想方設法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
柯達伊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為學生未來識讀五線譜奠定基礎。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柯達伊教學法使用字母譜標記、運用科爾文手勢以及重視音樂的讀與寫等。
例如,字母標記譜是柯達伊教學法中最具有特色的識譜方法。在字母標記譜中,可以依次用“d,r,m,f,s,l,t”等字母來標記音節。若樂曲中的音符為低八度時,就在音符字母的右下方加上字母“l”。反之,則會在音符字母的右上方加上“,”。仔細比對字母譜與五線譜,就會發現:字母譜與五線譜之間聯系密切,通過學習字母譜能夠為更進一步地學習五線譜做好充足的準備。
再如,手指譜也是柯達伊教學法中主張的識譜方法之一。手指譜,說到底,就是將五根手指分別當作五線譜中的五條線,而將五根手指之間的四個間隙當作五線譜中的四個間,如果將左手當作高音譜表的話,那么,右手就可以是低音譜表。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歌曲曲譜內容,開展手指譜游戲活動。如此一來,教師就可以寓識譜教學于游戲活動中,在增添識譜趣味性的同時,提升識譜的實效性。
從字母譜和手指譜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的恰當運用,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柯達伊教學方法,逐步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
三、 利用柯達伊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音準概念
部分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總是跑調,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這些學生缺乏音準概念。毋庸置疑,為了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初中音樂教師必須要補足初中生缺乏音準概念的短板。
柯達伊教學法主張使用節奏時值讀法進行節奏訓練、使用首調唱名法、固定調音名法以及柯爾文手勢等進行音準訓練等。正因為如此,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巧妙地利用柯達伊教學法,循序漸進、富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準概念。
例如,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確音高的走向,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柯爾文手勢。作為一種肢體語言,在指引初中生在歌唱過程中感受與把握音準方面,靈活的柯爾文手勢比任何描述性的語言都更為直接有效。在歌唱教學中,當學生熟悉了相應的柯爾文手勢之后,學生在歌唱時就更容易把握音準。甚至在歌唱練習中,學生不需要看歌譜,只需要認真觀看教師的手勢就可以形成良好的音準概念。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輪唱以及多聲部歌唱教學活動等。
顯而易見,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柯達伊教學法為推手,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音準概念。當學生具有了良好的音準概念之后,他們的歌唱能力也就會得到逐步提升。
正如柯達伊所說:“音樂是每一個小孩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不是某些音樂天才的特權。”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恰如其分地運用到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之中,就可以顯著提升每位初中生的歌唱能力以及改善每位初中生的歌唱品質,讓每位初中生都能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如此,初中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也就會在音樂課堂中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參考文獻:
[1]霍斐.柯達伊教學法在初級學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9):89.
[2]王力.淺談柯達伊教學法在中學音樂課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6(12):56.
作者簡介:
魯燕,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第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