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 要: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到來,以“核心素養”為本位,以游戲活動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要求越來越深入人心。幼兒園教育教學要以繪本為載體,從幼兒熟悉的人和事物出發,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繪本為載體進行語言領域主題游戲活動,在多學科融合中拓寬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關鍵詞: 語言領域 主題活動設計 核心素養 繪本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時期是一個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園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表達環境,鼓勵和支持他們與成人、同伴分享交流,讓他們想說、能說、敢說,并得到積極回應;為他們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豐富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等。繪本主題游戲活動是為幼兒生命奠基的語言領域教學的有效載體。本文我將以《風姐姐來了》的繪本主題游戲活動為例,通過適宜的游戲活動,推動為幼兒生命奠基的語言領域教學——繪本主題游戲活動的發展。
一、指導思想
繪本是圖文合奏的藝術,是幼兒最喜歡的讀物。因此,本次活動中我引入繪本,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由于教學中使用的繪本畫面和文字都極具張力,為幼兒口頭表達創造了條件。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繪本中的“空白點”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尋找繪本中的優美詞語,引導他們積累詞語、學會遷移運用;并模仿繪本中的經典句式進行口頭表達,以此培養他們語言領域的核心素養。為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還通過各種合作探究的游戲活動培養孩子們探究創新的能力。整個主題活動融合了多個學科,在師幼、幼幼互動中共創、共建、共享,實現師幼共同成長。
二、教育活動目標
(一)將繪本與幼兒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孩子們感受風的存在,在認真傾聽散文的過程中大膽想象。
(二)借助繪本中極富張力的畫面與文字,利用“空白點”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幫助幼兒積累優美的詞語等。
(三)在活動前期,通過師幼共創主題墻活動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從而在不同內容與方法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中拓寬幼兒的學習視野,改善學習效果。
(四)在合作探究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在與小伙伴和學習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建構起語言經驗結構體系。
三、教育活動重點
(一)在師幼互動中激發幼兒的說話興趣,幫助他們積累詞語、學會表達,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二)在合作探究中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和感受風的調皮與可愛。
四、教育活動準備
幼兒繪本《風姐姐來了》、背景音樂、塑料袋、風車、綢帶、多媒體課件等。
五、活動過程設計
活動一:營造“風姐姐來了”的教育環境,師幼共創主題墻。
(一)布置任務
(導入)用多媒體播放繪本文字朗讀音頻及圖片視頻片段,并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風》,調動幼兒參與繪本主題教學的積極性,引出活動主題。
(評析:《風》是一首以風為主題的樂曲,與活動主題不謀而合。利用優美的音樂和繪本故事導入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孩子們主動參與活動的愿望,同時營造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
師:小朋友們,風姐姐來了,你們看到了嗎?
幼兒回答。
師:(出示教具,引導幼兒感受風的存在,激發興趣)你們都看到風了呀!它是怎樣的呢?
幼兒回答小結:風有方向、大小,但是我們看不見風,風吹來,塑料袋會飛上天空,風車會轉起來,綢帶會飄起來。
(評析: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進行探索活動,感受風的存在。)
師:那么,風還有可能是什么樣的呢?你知道有哪些與音樂有關的詩歌嗎?你畫過風嗎?喜歡畫畫的小朋友,也可以用畫筆把風畫出來。讓我們一起尋找風、想象風,先搜集整理資料,然后張貼在我們的“風姐姐來了”主題墻上!(一邊講一邊用手指向早已開辟出來的主題墻。)
(二)設計主題墻
“風姐姐來了”主題墻包括三個版塊,即資料區、探索區、展示區,版塊內容分別為“你在哪里見到過風”“我眼中的風姐姐”“風姐姐主題繪畫展”。
(評析:建構主主義認為,幼兒知識世界的建構是在與環境和學習材料及小伙伴的互動中實現的,因此主題活動要以幼兒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放手讓他們準備資料,豐富主題墻,教師做引導者和觀察者,認真觀察孩子們的游戲活動,發現孩子們的“哇時刻”。無論是哪個板塊的內容,都要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設計和粘貼資料,使他們在真實的實踐經歷中獲得經驗。資料區中關于“我眼中的風姐姐”的內容可以用文字的形式進行張貼,也可以是繪畫的形式。也就是說,不要給孩子們太多限制,要遵循他們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這三個版塊的內容要隨著主題教學不斷豐富和完善。)
活動二:以“風姐姐來了”為主題的繪本閱讀教學
1.教師朗讀散文,同時用多媒體播放繪本幻燈片。
(在聲圖并舉的場景中,將幼兒帶入“風姐姐來了”的主題閱讀活動中。幼兒朗讀環節略。)
2.引領幼兒學語言、學表達。
(1)激活生活“視像”,在“反復”切換處玩補白游戲。
師:(讀完第一部分“風姐姐來了!看到窗外的紅花點頭,看到天上的白云飄飄,我就知道風姐姐來了”)風姐姐來了!你還會看到什么呢?讓我們去生活中尋找、發現,然后想一想,說一說。比一比,看誰發現的多!
幼:風姐姐來了!看到小草招手,看到小樹舞蹈,我就知道風姐姐來了!
幼:風姐姐來了!看到漂亮的裙子飛起來,看到頭發飛起來,我就知道風姐姐來了!
……
(評析:在繪本《風姐姐來了》中“風姐姐來了”多次反復出現。教師抓住這一特點讓孩子們在“反復”處補白。如讀完第一部分,教師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們閱讀下文,而是提出疑問,從而引導孩子們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口頭練說。教師的提問有效激活他們的生活“視像”。)
(2)積累優美詞語,以比一比的游戲中教會幼兒遷移運用。
師:(讀“風姐姐來了!有些樹葉快樂地拍著手,有些樹葉快樂地跳著舞,也有些樹葉沒站穩,從樹上掉下來了”一段。然后用大屏幕呈現訓練題目有些樹葉快樂地(拍著手),有些樹葉快樂地( )。)孩子們,你認為這里應該填些什么呢?讓我們比一比,看誰填得又對又多!
幼:跳起舞。
幼:唱起歌。
……
師:哇,你們眼里的風姐姐真有趣。那么你們會模仿這個句子說話嗎?我給出前半部分,你們來填后半部分,把這個句子打扮得美麗一些吧:有些娃娃開心地( )。
幼:應該填:跳起來。
幼:還可以填:唱起來。
……
(評析:大班的孩子面臨幼小銜接,因此在語言領域主題游戲活動中,我們應該幫助他們不斷積累詞匯,并教會他們遷移運用,為進入小學做好語言入學準備。在以繪本為載體的主題活動中,我們讓幼兒先讀繪本文字再填空,并將其遷移到其他生活場景當中,有效提高孩子們遷移運用能力,在了無痕跡中實現個性表達。)
3.在合作探究游戲中,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師:小朋友,你眼中的風姐姐是什么樣的呢?
幼:風姐姐,很調皮。
幼:風姐姐,很可愛。
……
師:哦,從哪里可以看出風姐姐很調皮?從哪里又可以看出風姐姐是那么可愛呢?現在讓我們分成小組,在合作探究中發現“調皮又可愛的風姐姐”吧!
幼:風姐姐來了!媽媽說:我睡覺的時候,風姐姐親過我的臉,還低低地唱了一首歌。“親”“低低地唱”,這里的風姐姐多可親、多可愛呀!
幼:我走到公園里。風姐姐跟在我的背后,跟我玩捉迷藏。我聽到風姐姐的笑聲,就是找不到她。你們看,玩捉迷藏,卻不讓“我”找到。風姐姐真調皮呀!
……
(評析:繪本《風姐姐來了》之所以讓人感到非常親切,與該散文運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不無關系。而且雖然風看不見、摸不著,但小朋友們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風一定存在,而且有時很調皮、很可愛。那么,繪本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達出風姐姐的調皮和可愛的呢?又應該如何讓孩子們體會到風姐姐的調皮、可愛呢?為了實現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讓兒童通過探究習得知識的思想,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孩子們在互動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實現教學目標。)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幼兒園堅持以“生活教育”思想為指引,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出發,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真實的感受,從而促進他們個性化的發展和創造性的提升。在本次語言領域教學活動中,我以孩子們熟悉的“風”為對象,以他們喜聞樂見的繪本為載體,引導他們探索和發現。本文以散文繪本《風姐姐來了》為載體,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的形式,引導孩子們學語言、學表達,培養他們合作探究的能力,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風姐姐來了》大班語言游戲主題活動設計為教育同仁開展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汪勁秋.3—6歲兒童語言核心經驗發展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38-42.
[2]李霞.瑞吉歐方案教學及其對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啟示[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06):103-108.
[3]鄒任曉曄.繪本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的價值[J].文教資料,2018(15):238-240.
[4]沈潤青.核心經驗視閾下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新常態探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7):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