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國教育水平逐漸提升。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開始突破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重視該課程的情感教育。小學生處于認知發展的初期階段,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可以使他們在獲得基礎知識的同時塑造起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對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本文將重點探究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當前的情感教育現狀以及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價值觀念;發展
傳統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由于教師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注重教材知識的傳授,忽略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在要求,導致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融合情感教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自覺學習教學內容中的正確觀念,養成健全的人格,實現健康快樂的發展。
一、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情感教育的含義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情感教育是貫穿于包括知識傳授在內的整個教學環節的靈魂,它重視對學生思想方面的改造,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實現情感上的深化。使小學生可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建立起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通過對教材案例所發散出的教育價值進行思想上的滲透,使他們自覺抵制消極影響,學習優秀品質,形成健全的品格與人格。
情感教育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他們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實現教學上的升華,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小學生的人生發展指明道路。
二、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初期階段,此時正是他們奠定價值觀念的最佳時期,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行情感教育可以滿足這一要求,使他們實現知識與情感的雙向發展。
首先,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實行情感教育是課程的內在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科目除了需要使小學生了解基本的道德觀念以及法律知識外,還需要他們從思想上接受和認可其中的正確元素,進而在這些內容中受到影響使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良好的行為,這也是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最終目的。
其次,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實行情感教育滿足了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人生經驗,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犯一些錯誤。在教學中通過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可以使小學生清楚地分清是非觀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的人格漸趨完善,使他們的心態變得積極和健康,為小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最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實行情感教育也是新課改的要求。雖然我國的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但是還有一些教師仍舊重視知識傳授,教學理念沒有更新換代,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對學生的意義重大,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情感教育才可以突破課程的發展瓶頸,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整體上的進步。
三、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情感教育的現狀
筆者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一些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情感教育效果低下,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一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不善于主動學習變更自己的教學思想,其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知識至上的觀念,對情感教育采取一種輕視的態度。因此這些教師在教學中按照教材內容亦步亦趨地講解,沒有任何形式的發散,缺乏對小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和教育,阻礙了他們情感的發展。
另一方面,一些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雖然重視情感教育,但是他們沒有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得情感教育的效果十分低下,無法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
四、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為了真正發揮教學育人的作用,需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化,通過形象生動的引導教學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影響。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對一些資料的研究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實行情感教育有所幫助。
(一)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營造情感教育的情景
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通過營造情感教育的情景可以增加教學效果,對情感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教師在授課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的分析與整合,了解教學內容中具有教育和啟發意義的元素,將其融合于備課之中,規劃課堂的情感導入計劃。
另一方面,教師在上課伊始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段同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使學生在聲圖文的刺激下認真觀看,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得教學視頻可以對學生的心靈產生沖擊,為深入情感教育奠定基礎。
(二) 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過于深奧的情感教學無法理解,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可以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
通過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分析可以發現,其中的許多內容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的一些知識點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把內容講解得通俗易懂,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以班上同學的行為為例進行講解,或者以辯論賽的活動鞏固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小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受到思想教育,進而促使他們摒棄錯誤的思想認知,積極學習正確的行為,以正確的價值觀為生活中行為的導向,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積極樂觀的社會公民。
綜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將情感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心靈的洗禮,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他們的茁壯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紅芳.呵護人生最美好的開端——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情感教學研究[J].情感讀本,2017(21).
[2]張連國,張立紅.探究小學道德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5).
[3]毛爭艷.趣味課堂,以情激情——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情感教育[J].情感讀本,2017(18).
作者簡介:叢波,遼寧省大石橋市,大石橋市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