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教學的傳統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為閱讀教學提供了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筆者基于對信息技術多模態理論的學習,對九年級一節閱讀課進行了以信息技術多模態理論為指導的教學設計和探究,從教學情境的創建、教學模態的選擇、教學材料的選取、評價機制的確立四個方面構建多模態語言環境,進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課例研究;初中
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下的教學模式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構建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下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學生會自動選擇對閱讀理解有利的不同模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與記憶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原動力,推動英語閱讀教學多模態化發展。
一、 基于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下閱讀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為多模態語境提供了新環境和條件,基于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下閱讀教學模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技術支撐,充分使用多模態獲取、傳遞和接收信息,運用網絡、圖片、視頻、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手段,使用不同媒介將靜態資源和動態資源納入閱讀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多項感官系統參與語言學習,給予學生全方位的多感官充盈體驗,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原則,能夠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
二、 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下閱讀教學實例分析
(一) 教學內容
選自仁愛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Topic 2 Section C閱讀課,主要講火星、太空、外星人,本課以該文本為例,探究如何在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下進行閱讀教學。內容主要包括:1a關于火星的閱讀理解,1b依據1a填寫表格,1c討論了有關火星的問題,3a替Kangkang寫一封電子郵件給Uncle Stephen 了解有關火星的知識。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是1a關于火星的閱讀理解。
(二) 教學目標
1. Knowledge aims
能夠掌握新單詞和短語:solar,diameter,at a distance of,name...after...
2. Ability aims
能夠正確使用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能夠依據圖片預測課文內容;能夠依據文章內容、生活常識整合文章信息。
3. Emotion aims
通過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讓學生了解關于火星的知識;使得學生形成積極探索、熱愛科學的態度。
(三) 教學活動設計
Step 1:Presentation
上課伊始,應運用多種模態為語言學習設計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將文本閱讀方式多模態化。筆者通過播放科幻電影,選派三個小組進行Free talk,然后用多媒體復習本課的單詞,以搶答的形式進行檢測,能夠依據漢語意思說出單詞的拼寫,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做出激勵性評價。
設計依據:科幻電影的播放讓學生在多模態環境中猜測,充分利用形象思維的優勢,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欣賞完電影后設計不限話題、不拘形式的Free talk,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夠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單詞的復習為后續閱讀掃清閱讀障礙,激勵性的評價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Step 2:lead in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勢,使用PPT展示solar system、Mars、the Roman god of war圖片,并引出Mars is the fourth planet from the sun in our solar system and is named after Mars, the Roman god of war.
設計依據:創設生動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了解關于火星的知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Step 3:Reading comprehension
1. 學生帶著閱讀任務邊聽文章錄音邊閱讀,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回答相關問題,判斷說法正誤。
a. Mars is too far away for us to reach.
b. Mars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earth.
2. Fast reading
通過聽1a的文章回答相關問題。
a. What does Mars look like?
b. How far is Mars form the sun?
c. What is the temperature on Mars?
3. Carefulreading
a. Its diameter is 53% as wide as that of the earth.
b.The gravity on the surface of Mars is about twofifths as strong as it is on earth.
c. It has been two days since we landed on Mars.
設計依據:此環節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設計相關問題使得學生調動已有知識經驗發表見解或者對課文進行預測。然后借助多媒體聲像具備的功能,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讓閱讀學習中無聲閱讀與有聲閱讀有機結合,完成相關問題。再通過仔細閱讀完成PPT上的閱讀任務,此過程中運用了動畫使得文章思路和火星相關知識清晰明了,并在仔細閱讀中完成閱讀任務,使得學生掌握重難點詞語和句型。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圖像、音頻、動畫、文字、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功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學習語言運用知識,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
Step 4:Consolidation
讓學生進行小組成員的交流解決疑難問題,并對Email的內容進行聽力后讓學生填詞完成郵件內容。
信息技術實現合作學習,利用圖片、音頻、動畫,使任務型閱讀練習更加富有情境,通過小組討論讓聽、說、讀有機結合。
Step 5:Homework
設計依據:信息技術多模態語境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布置互聯網等查找資料信息的開放性練習體現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自主性。
三、 教學收獲與結論
此堂閱讀課堂總體上是成功的,學生真正成了閱讀課堂的主人,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各種適合課堂的教學形式綜合利用,讓信息技術下多模態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輔助,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將繼續摸索前進,不斷提升初中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欒培慧.多模態語境下大學英語語篇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23):144-145.
作者簡介:唐曉燕,河南省汝州市,河南省汝州市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