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尚能
摘 要: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導學互動”則是為該項改革目標量身打造的新型教學方法,在這一方法的指導下,初中生可在數學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作用,自主學習數學知識。針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獨特優勢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法的有效途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導學互動;初中數學;策略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數學教師將更多地扮演輔助者角色。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簡化課堂設計,適時拋出提綱挈領的數學問題,通過對初中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的引導來完成教學目標,使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有效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導學互動教學無疑是當前階段深度貼合素質教育內涵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數學教師應正視其積極效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合理運用。
一、導學互動教學法的獨特優勢
(一)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當前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初中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工作,這是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真實需要的基礎上制定的,與數學學科本身的應用特點相契合,同時為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提供了自我表達的平臺,使其內心豐富的情緒得以釋放[1]。將導學互動教學方法貫穿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親身體會數學知識的靈活多變,對數學之美產生直觀的感受,并愿意進一步探索數學的奧秘。只有這樣,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才算是將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
(二)完善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工作
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習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兼顧所有學生的疑問,通常只是挑選大部分學生抱有疑惑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長久下去,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會十分低下[2]。而在導學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充當輔助者的角色,可以節省大量的灌輸式講解時間,讓學生在探索中先將自身能力范圍內的問題解決好,然后再由教師有針對性地解惑,有效提升了課堂效率。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導學互動的方法
(一)通過導學互動引入課堂教學
課堂導入是奠定整節課堂基調的重要環節,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使學生從精神興奮的課間放松時間迅速回歸到學習狀態,平復亢奮的心情以踏實理解課堂內容;反之,缺乏吸引力的課堂導入會引發初中生的抵觸心理,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所下降。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可在課堂導入時使用導學互動法,以快速集中初中生的注意力,并通過合理的數學問題將學生的思路引入課堂學習內容上,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3]。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平行四邊形”這一章內容時,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現象來向學生提問。教師可先以生活化的口吻說自己在來教室的路上發現走廊地面鋪的地磚恰好是上一節學過的平行四邊形,問學生有沒有發現,當學生表示已經發現過的時候,教師可緊接著發問,那地面那些平行四邊形的地磚要符合什么特點才能那樣嚴絲合縫地組合在一起呢?這時學生可能會說地磚完全相同就可以,教師可指出完全相同只是其中一個要素,最重要的是這些地磚得是菱形的,進而引出“菱形”這一節內容的講解。通過導學互動的課堂引入方法,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不自覺地對探究數學知識產生興趣,進而自愿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通過有效互動引發學生思考
在導學互動中,初中數學教師需注重課堂互動的有效性,不論是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都應以解決問題為目的,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做到自主思考,使該教學模式的獨特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為達成這一目的,初中數學教師在劃分數學學習小組時一定要考慮分組的科學性,應根據學生之前的數學基礎來進行差異化組合,使小組討論環節可解決大部分實際問題。其次,教師導學時要細化任務內容,通過詳細具體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避免學生因目的不明確而在探究路上發生偏差。只有將導學互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都提前設計好,初中數學教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學生進行高效的互動,使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與初中數學課堂有機融合,讓初中生收獲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加豐富的能力提升,以完成素質教育的要求。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導學互動的方法是幫助初中生發揮其主體作用的良好路徑,同時也是完善初中生數學思維的絕佳選擇。初中數學教師可在課堂引入環節便開始使用導學互動教學法,用適當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可在教學活動中不時向學生發問,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中推進教學進程,將初中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緒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的效率[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32):16-17.
[2]陳福.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下),2018(10):77.
[3]盛軼.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研究[J].學苑教育,2018(19):4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