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林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目標已經從以往的應試成績提高轉變為思維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自主參與思考學習的興趣,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更應將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核心教學目標。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革新教學方式方法,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現實案例,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還要注重思維轉換訓練,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活躍思維,實現數學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策略
初中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課程,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并通過理論性的知識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但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卻存在很多問題,仍然有很多教師以“題海戰術”“填鴨式”教學為主,導致學生無法產生學習積極性,教學效率極低。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上的革新,關注如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一、結合生活中現實案例,激發學生思考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參與思考學習的最大動力,初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非常廣泛的實踐應用范圍,所以教師不能僅僅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還要注重聯系實際生活,組織開展一些趣味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更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數學思維的興趣[1]。傳統的教學方式非常單一枯燥,就是要求學生記憶相關知識內容,能夠正確解答數學題目,在這樣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感到很煩躁,產生了抵觸情緒。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生活中的現實案例,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思考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會對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浙教版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的圖象”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都去過游樂場吧?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摩天輪?它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很貼近,他們充滿興趣地思考之后,回答:“摩天輪一會上升,一會下降,運動軌跡是一個弧形。”這時再讓學生觀察二次函數的圖象,這樣學生就會對拋物線圖形特點有了更多的認識,將頂點、對稱軸、最值等問題都會與生活體驗聯系到一起,學習熱情會很高漲,有效地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包含的知識內容很多,而且其中很多都比較抽象,學生很難通過直觀觀察的方式進行思考研究,在學習中也就會遇到很多難題,這直接打擊了他們數學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對此,初中數學教學要注重現代技術與教學活動的整合,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方式,以更加直觀形象的形式呈現到學生面前,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這對數學學習是非常關鍵的。例如在教學“三視圖”知識時,雖然學生可以對粉筆盒、水杯等小型物體進行直接觀察,但對于教學樓等大型物體,學生就難以產生準確的認識,顯示出立體空間思維缺乏的問題,不利于幾何體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三維動畫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立體的呈現,可以對物體進行任意的旋轉,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這樣的展示就更加清晰和形象,有助于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逐漸形成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注重思維轉換,培養學生逆向思想能力
學生在解答數學題目的時候,往往會感覺越深入越繁瑣,難以得出正確的結果,此時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進行思維上的轉換,比如運用逆向思維就是一種很好的思維方式,從題目的結果入手進行反向推理,這樣有時就會產生豁然開朗的學習效果,題目的解答也會變得簡便。通過逆向思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單一的定向思維,解放了思想上長期以來的束縛,學生可以對題目進行多角度思維,對題目的理解及分析能力大大提升了,在更加快捷方便地解答題目的同時,更有助于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思維變得更加靈活,這對學習和生活都是很重要的[2]。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SAS這個判定定理,可以引導學生借助SSS這個定理進行推導驗證,給出要求“AB=a,AC=b,∠A=30°,畫出△ABC”,學生在動手操作和計算時發現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然后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SAS驗證SSS判定定理,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推導驗證,從而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把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一個核心教學任務,不斷探索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充滿興趣地思考探究,鼓勵他們多角度地、深入地思考分析,大膽想象和創新,從而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龔繼生.讓創新成為學習的不竭動力:淺談初中數學創新思維培養路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3(17):515-516.
[2]彭祥彬.論初中數學思維過程的有效性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13(27):52-53.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