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發揮著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在整個小學的教育階段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近些年來很多教師開始嘗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效。情境教學法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值得在教學實踐中推廣使用,語文課堂情境教學如何實施值得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09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89
一、情趣相伴,耐人尋味
學生參與學習的具體的現實環境就是教學情境。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演示、角色扮演、多媒體展示等教學手段創設出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學生很快就會融情入境,與課文產生一定的共鳴,進而感悟語言文字,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
例如,教學《清明上河圖》時,教師雖然對圖中內容介紹得很清楚,可讓學生們僅靠看書上的插圖去理解“清明上河圖”中的藝術特點肯定是不夠的。對此,可在學生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借助多媒體課件,用動態視頻及音頻的方式展示全幅《清明上河圖》,用直觀的形象引發學生們的聯想和想象,以及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們在身心愉悅的同時接受知識,從而對課文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感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從有情有趣、耐人尋味的教學情境中學習,能深刻體會到清明上河圖的藝術特點以及歷史價值。
二、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以聲音旋律作為媒介來傳達情感、反映生活的時間藝術,與文學有很多共同之處。合理地運用音樂來創設情境、烘托課堂氣氛,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的形象以及表達的感情。比如,詩歌《快樂的節日》寫的是快樂的節日場景和孩子們高興的心情。我選用了歌曲《歡樂頌》來創設歡樂的情境,具體的表現形式為播放樂曲與學生哼唱。學生們對音樂旋律比較熟悉,但對歌詞比較生疏。首次播放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們這首歌的歌詞就是由課文改編的。小學生們聽到這快樂的歌曲,急于學唱,其學習興趣就會高漲,從而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理解課文之后,再教同學們哼唱這首歌,鞏固教學內容,并獲得美的感受。
三、將朗讀與獨白融合到情境教學中
朗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時可以在情境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朗讀。朗讀并不是簡單地誦讀文章,而是要投入自身的感情,順暢地朗讀課文。情境教學中的朗讀環節要做到“不留痕跡”,銜接不能太突兀,要注意整體教學的過渡??梢杂美首x作為情景劇進行導入,讓一位學生朗讀課文旁白,然后讓扮演文中角色的其他學生跟著朗讀,并進入到情景劇的表演中。朗讀作為一種情緒體驗的升華形式,在整個情景劇結束后,能讓學生靜下心來,對情景劇進行心靈的感悟,并升華情感。
四、開放課堂,營造探究學習環境
要做到開放課堂,首先就要為學生創造相對寬松與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提前為學生準備充足的材料,并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充足。要時刻注意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近況,并隨時加以正確引導,保證學生們都能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開放課堂的建立要以課內為點,課外為面,課內外“無縫”銜接。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都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記錄筆記。這樣的教學方法只是把教師的總結分析強行灌輸給學生,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想象創造。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提出學習上的疑問,提倡小組間互幫互助,讓學生在探索中增長知識。探究性的學習可以把學生從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給學生增加感受自然與進行探究的機會,促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產生對學習的渴望與愛。教師對探究性學習進行評價,不應該只注重成果的高低,而應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作為判定的參考依據,如參與程度、創新精神、規范操作和信息資料的處理能力等。
五、巧妙運用小組活動,創建情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各學習小組創建情境,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進行小組合作時,可以根據課文的要求,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學習小組的合作,還原文中的情境,感知課文蘊含中的情感。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去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小組合作創設情境時,小組成員還可以分為旁白和演員。旁白介紹課文情節,演員負責表演,還原文章的情境。表演完成之后,教師還要對表演進行點評,讓學生們說出自己扮演角色時的心得體會,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的最大難處就在于情境創設的合理性。只有努力探索,多多借鑒更好的教學經驗,才能科學有效地進行情境安排。在情境再現的過程中,還要重視語言藝術的展示,還可以適當地添加音樂因素,突出情感色彩,客觀地忽略一些邏輯較強的理論理解,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熏陶,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謝幼如,吳利紅.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6).
[2]劉永康,林潤之.走出誤區 回歸正道——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3]楊喜燕.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現狀分析與優化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5.[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王珍(1969.11— ),男,蒙古族,內蒙古興和人,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