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蘭
【摘要】隨著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各行各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年遞增。在中職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不僅有利于中職生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而且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當前緊張的就業形式。在文章中,筆者結合縣域中職學校辦學實際,簡要說明了現階段縣域中職學校職業規劃指導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縣域 中職學校 職業生涯規劃 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28-01
引言
自2011年以來,中職學校招生人數不斷銳減,至2016年中職入校人數為593.34萬人,較2010年相比減少了超過三成。而從就業情況來看,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技術崗位存在嚴重的用工荒,另一方面中職學生就業質量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職生缺乏合理的職業規劃指導,個人定位及綜合素質較高等教育人才有明顯差距。
一、縣域中職學生職業規劃必要性
(一)生源規模與特點
中職生源大多來源于中考失利的學生,這部分學生不僅基礎薄弱,而且學習習慣也相對較差。具體表現為中職學校生源質量逐年降低,且學生大多對未來缺乏信心。對于今后職業發展方向,以及專業技能的學習表現出極強的惰性,導致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不盡如人意。此外,由于社會對中職生評價不客觀,也造成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卑感。在學習期間缺乏職業指導與規劃,未能對行業現狀進行充分的了解。故而在走上具體崗位后,也難以勝任分內的工作。“畢業即失業,上崗就下崗”的現象飽受社會各界詬病,不僅給中職學校辦學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而且也制約了各行業的發展。
(二)政策的客觀要求
2014年國務院就出臺了關于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意見,系統闡述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關系。并在意見中提到,至2020年中職在校生將超過2350萬人。這主要是為了適應工業4.0時代的需求,為社會輸送專業素養更高的技術人才。足見中職生在今后產業轉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成為各領域一線崗位的主力軍。對他們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則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職場發展計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我。
二、當前縣域中職學生職業規劃的不足
(一)職業規劃教育普及程度低
國內對于職業生涯規劃重視不足,在執行落實中不免存在得過且過的現象,使規劃指導效果大打折扣。盡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已經作為一門課程引入職業教育,但也大多著力于高等學校,中職職業生涯規劃仍停留在試點階段。
(二)職業規劃教育體系不完善
目前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還在探索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尚有待完善。部分學校借助于就業指導機構,以選修與必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課程教學,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縣域中職學校中,專職職業規劃教師比例少,難以給課程教學的質量形成保障。且課程內容設置也值得商榷,未能考慮到縣域中職學生實際情況。此外,各學校管理保障以及服務咨詢也有所缺失,未能對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提供助力。
(三)職業規劃教育方式較單一
方式方法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職業規劃指導的效果,也應當是各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而當前由于教育方式單一的問題,也使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效果遠未達到預期。一方面是由于指導形式單一,各學校過分依賴于課程教學,忽視了與中職生源特點相應的輔導和咨詢。另一方面在教育對象方面也存在單一的問題,大多數學校局限于對學生的理論教育,且沒有充分考慮到社會、家長對學生職業發展的影響。
三、改善縣域中職學校職業規劃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職業規劃教育重視程度
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日本設置有近路指導,專門對學生學習、就業規劃提供幫助和建議。美國則從制度入手,有效調動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參與,來提高規劃指導的整體水平。縣域中職學校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也不妨發揮“拿來主義”,學習先進經驗,為我國職業教育服務。各學校應當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通過成立專業的就業指導機構,來服務廣大的中職學生。同時,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對工作形成指導和約束,確保教育指導能夠落到實處。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發揮職能,對縣域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提出明確的要求。
(二)健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縣域中職學校需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培訓或招聘專職職業規劃教師。運用心理學、社會學對學生進行輔導,以達到較為顯著的效果。在課程內容上逐層深入,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在新生入校時以公開課、講座的形式,樹立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并規劃個人目標。針對即將參加實習或者步入社會的學生,更多依賴于《就業與創業指導》幫助學生在職場獲得更好的崗位。最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還需要結合實踐,適應學生不同發展方向的需求。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依托于具體案例、任務來落實,最終使學生養成自主職業生涯規劃的習慣。
(三)豐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形式
在當前規劃指導中,仍需要以課堂為主陣地,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覆蓋面。在課程中需要兼顧就業與創業多個方向,給學生提供更多元的選擇。中職學校還需要不斷加強校企合作,通過見習參觀的形式讓學生對崗位實際有足夠的認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未能調動家庭與社會的參與,使教育質量大受影響。因此,中職學校還可以與企業積極交流溝通,提升中職生的社會整體認可度。同時與家長進行疏導,以更包容和期待的心態來引導學生成長。如此一來,才能夠全面地幫助學生準確定位,樹立遠大的職場目標。
結語
綜上,隨著社會高端技術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職業教育及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縣域中職學校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通過完善指導規劃體系和豐富方式方法的形式,切實為中職學生整個職業生涯開啟一個良好開端,也為后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憲利.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研究[J].中國培訓:1[2018-10-22].
[2]張繼軍,王守濤.中職學生就業取向調查及職業生涯指導策略研究——以青島市黃島區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職業,2016(3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