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占倉 郭霄鵬
【摘要】AutoCAD傳統教學理論內容龐雜實踐性差,通過在課堂教學及實訓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和小組教學法等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AutoCAD 項目教學法 小組教學 自評與互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17-01
AutoCAD是計算機繪圖常用軟件之一,在二維繪圖方面具有操作簡便、人機互動好、功能強大等特點。但傳統AutoCAD課程是按照一類命令放在一章內容學習,造成綜合應用命令能力差。各命令知識不能很好的銜接,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為提高授課效果,增強學生實踐能力,AutoCAD課程教學需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一、選好教材,事半功倍
因為先前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理論性的東西太多,而指導操作的內容太少。如果以這樣的教材進行系統教學,往往造成理論知識學得過多,而實踐操作能力不足。
為了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AutoCAD課程教材可以選擇以“任務驅動、項目為導向”的方式編寫的教材。在內容編寫上突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具體任務的講解、啟發、引導,使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既熟悉命令。通過完成任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能力,以便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
二、注重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剛接觸繪圖軟件的同學,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盡快熟悉AutoCAD操作界面搭建學習邏輯框架圖。2.學會通過觀察命令行中的提示了解下一步操作要求。3.學會使用AutoCAD的幫助功能。4.多進行上機操作理論聯系實際,查漏補缺。5.掌握快捷鍵和命令的英文全稱或縮寫。6.多進行說圖,所謂的說圖就是在腦海中創設AutoCAD操作界面運用命令繪制零件圖。這樣有利于快速熟悉掌握操作界面及命令功能。
三、應用項目教學法,提高實踐能力
“項目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而傳統教材是按照操作界面編寫教材,導致教師授課也是按照操作界面講命令,同一類命令放在一章內容,再按命令順序先后講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學習時間長,不能整體地去構建繪圖操作框架,所學知識缺乏連貫性,只是簡單地模仿和死記硬背,完成任務能力較差。
在AutoCAD的課程教學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預先設置一些教學項目。根據項目難易程度來安排教學內容。把項目分成若干小任務,使學生每節課帶著任務去學習命令,明確學習目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熟練命令和掌握使用命令需要條件,提高繪圖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分析項目下的小任務,能否利用先前學習命令完成現有任務,復習先前學習命令。如若不行指出需要命令條件。從而引出本節課所學命令。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不僅圓滿完成AutoCAD課程教學任務,還使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四、創設學習小組,完善評價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把整個班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按小組合作學習,組內或組間可進行合作、交流、探討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是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中遇到問題先在小組討論解決。通過討論各組員間可以聽到自己沒有想到的方法、也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還可以請老師指導。分組討論模式在課堂教學的引入使學生養成合作意識,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通過建立良好的評價體系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提高小組學習效果,豐富了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完善評價體系。
總之,AutoCDA是一門實踐性與應用性非常強的課程,采取以“任務驅動、項目為導向”的方法教學,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緊緊圍繞如何完成任務進行。學生學習獲得感強教師也比較輕松的完成了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房愛東.“AutoCAD”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02):110-113.
[2]張艷婷,蔡華俊.計算機輔助繪圖AutoCAD教學創新[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5):105+107.
[3]劉長華.淺談如何在AUTOCAD課程中運用“案例+任務驅動”教學[J].職業,2018(18):61-62.
作者簡介:
俞占倉(1983-),男,甘肅永登縣人,工程碩士在讀,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機械加工、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