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英 蘇新明
摘 要:本文對肅州區戈壁設施果樹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根據當前設施果品市場需求及變化趨勢提出了產業化發展思路及對策。
關鍵詞:設施果樹;現狀;產業化
肅州區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設施農業基地。近年來,肅州區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省政府《關于河西戈壁農業發展的意見》的出臺,使得肅州區戈壁設施農業發展勢頭更加迅猛。而設施果樹因其能實現一年栽植多年收益,具有勞動強度低、生產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等優點,近年來逐步成為了全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新興產業。戈壁設施林果栽培是在肅州區非耕地區域利用溫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設施,通過人工調控果樹生長和發育的環境因子而進行果樹促早栽培或延遲栽培,具有滿足市場周年供應,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綠色生產等作用,是一種綜合多門類農業技術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栽培模式,設施林果在肅州區已經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為市場提供了大量的反季節水果,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增加了果農的經濟效益,成為本區域果品生產的一大亮點。
一、肅州區戈壁設施果樹的發展現狀
戈壁設施果樹栽培的生產應用,使本地區新鮮水果的首供期提前了兩個月,由于葡萄、桃等水果不耐貯藏,最早出現在肅州區的設施果樹栽培就是這兩個樹種,當時的發展理念就是把早熟的品種放在日光溫室栽培,達到提早上市的目的,近幾年隨著戈壁農業產業園的快速建成,設施林果產業在樹種、品種上進行了更新換代,肅州區戈壁日光溫室農業產業園區集“戈壁日光溫室試驗示范、無公害果蔬種植、農林業科技推廣、農民科技培訓、新品種展示、休閑采摘、鄉村旅游”為一體,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主要以設施油桃、葡萄為主,引進南方熱帶水果、香蕉、櫻桃、火龍果、金輝2號桃、早蟠1號、早露蟠、晚熟水蜜桃、無花果、青棗、木瓜、蓮霧、檸檬、香水檸檬、獼猴桃、楊桃、高鈣果等設施林果新品種,戈壁溫室果樹,是集林果新品種、新材料引進試驗、新技術推廣應用、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帶動周邊930戶農戶參與現代戈壁日光溫室設施林果產業發展。
肅州區戈壁林果產業園區設施果樹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以培育新型林果產業為突破口,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試驗示范、輻射帶動。引進“迷向絲”干擾蘋果蠹蛾、梨小食心蟲交尾產卵技術,引進“拓達”植物能量,高鈣能量肥,沁園春袋控肥科學施肥材料,捕食螨生物防蟲,反光幕增加光照強度提高果品著色等新技術進行試驗示范。通過標準化生產,無害化管理,所生產的林果產品能達到優質、無公害要求。平均每棚收入1.5-2.5萬元,戈壁溫室林果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有效增加了收入而且積累了日光溫室林果的管理經驗。同時,肅州區積極與山東大境集團、敦煌種業等國內農業龍頭企業對接,擬在東洞園區新建500棚百香果生產基地,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動員千家萬戶抱團發展,實現戈壁林果業破題突進。
二、肅州區戈壁設施果樹產業化發展的前景
1.戈壁林果發展市場空間大,效益高。調查結果顯示,戈壁林果不占用耕地,節約了土地資源,每畝設施果樹效益均在萬元以上,比其它各類農作物、經濟作物、蔬菜等產業的經濟效益都高。
2.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戈壁林果生產省時省力,既解決了冬季人力資源的浪費,又顯著增加了農民群眾的收入,發揮區域特色優勢,適應都市型林業的發展趨勢,肅州區特色林果產品在本地區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戈壁特色林果產業能給廣大市民提供休閑、采摘、觀光、旅游等農旅融合產業基地。存進農林、商貿等各項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戈壁林果產業化發展思路
1.適度規模發展,豐富經營模式。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肅州區設施果樹的效益十分可觀,規模不大,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搞好區域化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勢在必行,在肅州區總寨鎮、東洞、銀達鎮、西洞鎮等鄉鎮都有一定的戈壁溫室基礎。尤其是東洞戈壁日光溫室園區建設規模空前龐大,建設標準較高,戈壁林果規模化發展基礎較好。
2.延長產業鏈條,打造休閑觀光品牌產業。促進設施果樹產業的產、加、銷緊密銜接,推進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的提升,提高果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一是企業(園區)確保溫室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在精致、新穎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產業園區的品位,完善生活服務等實施。二是依托設施果樹資源,深度挖掘林果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果樹認領、親子采摘等多種形式的休閑觀光農業。三是實行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龍頭企業按照市場需求,與農戶簽訂銷售合同,建立生產基地,提供配套服務,果農按照合同生產、交售、企業按照合同收購,加工,把產品銷往國內外市場,利潤在各個環節合理分配,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結成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經濟共同體。肅州區的設施果品在銷售環節上處于弱勢,急需培植銷售龍頭企業。要通過強化管理,注冊商標、設計包裝,加強宣傳等措施,打造知名果品品牌,通過品牌帶動銷售,實現品牌效應。
3.市場定位。根據戈壁林果市場變化趨勢和人們消費理念的變化,改以往單一促早栽培模式為促早栽培、熱帶水果栽培、斷檔果品栽培,延遲栽培等模式,在上市時間選擇上,應瞄準5-6月份上市的高檔果品。
四、產業化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政府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種植業貸款,設施果樹是以設施為條件,以果樹栽培技術為基礎和以局部空間調控生態環境為手段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特點是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前期建設耗資較大,農民承擔有困難,增加種植業貸款,可以大大促進設施果樹發展。按照“市場導向、突出特色、建設精品、科技拉動”的發展思路,成立領導機構,實施資金扶持。
2.搞好市場調研、信息收集等工作,加強科技示范與引導作用。政府在引導果農發展設施果樹時,一定要充分考慮設施果樹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產業。高投入不僅是資金的投入,在“走出去、引進來”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提高技術人員和果農的技術素質,建立相應的示范棚,對新引進的品種試驗種植,確保成功率。
3.建立各種林果專業合作組織。積極培養設施林果經紀人,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建立適合我區實際情況的產、供、銷聯合體,在政府領導、科技支撐和集體、個人等多方參與下,實現農資供應、生產管理、貯藏加工、銷售等一體化,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