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創新和改革,我們在教學方式上不僅僅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更是重視學生自身的學習感受。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以書本內容作為教學主體,忽視了學生學習中激勵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在語文教育中,應該注重學生的激勵教育,完善學生語文教學中的激勵機制,使學生不僅僅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了更好地完善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制度及激勵機制,并將激勵教育融入我們小學語文的課堂中來。本文對其進行分析,進而總結出激勵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方法。
關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有效運用
目前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方面,我們采取了好多種方法,其中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對小學生激勵教學。所謂激勵教學,就是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說明能在教學中進行激勵教育才是真正的教學藝術。激勵教學能夠激發和喚醒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將激勵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之中,可以更好鼓勵學生自主完成語文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的自信心。于是,如何正確將激勵教學應用到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之中是我們需要分析研究的問題。
一、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以教材內容為主,學生上課只是一味地采用邊聽老師講,邊看黑板記筆記的方法,學習方法過于傳統和機械。并且,課堂沒有將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上忽視了學生自身對學習的感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不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因此,也就不能夠更好地投身于語文學習中來。同時,一些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問題時,如果教師不能夠對其進行及時的疏導和鼓勵,可能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從而放棄語文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在這種教學方法下,不能夠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習熱情,給自己帶來教學壓力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語文學習的學習壓力。
二、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
學校通過激勵教育,可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產生一個努力學習的動力。不管是誰,在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動力,就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其不能夠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激勵教育是指教師通過在課堂上不斷激勵學生,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進而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并且,激勵能夠規范學生的行為動機,在學生的學習目標確立以后,通過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使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從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除此之外,激勵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在教師對學生的激勵過程中培養出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激發起語文學習的熱情。所以說,激勵教育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
三、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 通過激勵教育,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
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例如不認識的生字、讀不懂的文章等的問題。學生再遇到這些問題以后,很容易產生抵觸語文的想法,認為自己學不會語文,因而對語文學習喪失了信心,從而放棄了語文的學習。因此,學生放棄語文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自身沒有培養出良好的自信心。所以,我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激勵教育。在學生遇到不明白的語文問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比如,學生如果在文章閱讀上不能流暢的朗讀,我們不應該對他們采取放棄或者是批評的教育方式。這種形式不但不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起作用,反而可能會增加學生語文學習壓力,導致學生放棄語文的學習。因此,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鼓勵多讀文章,告訴學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從而激勵學生完成閱讀。
(二) 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激勵教育的方式,可以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學生的語文課堂中,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激勵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果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僅僅是傳授課本內容,沒有與學生合理互動,也沒有對課堂上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或者是對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引導。就會使學生感到課堂內容過于死板和單調,因此,不利于學生語文的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和好勝心都比較強的年齡,如果我們能夠根據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多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鼓勵和表揚,會使學生產生興趣,使得學生高效地完成語文的學習。
(三) 明確教學目標,建立師生平等關系
當然,激勵教育離不開教師本身。如果想要更為有效地實現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上的應用,就需要教師自身能夠擁有一定的激勵教學理念,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師如果沒有一個激勵理念,在課堂上不能夠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激勵,會使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大大地降低,從而使學生語文成績也隨之降低,這也不利于教師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所以,教師應該始終堅定我們對學生教育中的激勵理念。將激勵教育成為自身的一種習慣,注意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的鼓勵和引導。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習語文。除此之外,我們應該建立起師生之間平等的關系。在課堂上,如果教師教學過于嚴苛,會使學生不敢在課上回答問題,即使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學生也會出現因為害怕答錯被教師批評的現象。所以說,教師之間能夠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可以使學生在課上通過老師對自己的激勵,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進而更好地實現了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運用。
四、總結
激勵教育為小學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幫助。將激勵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可以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教育,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在將激勵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時,老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能夠將學生作為主體,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才能實現將激勵教育有效運用到小學語文中來的目的。使學生在學習效率,自信心,學習成績上都能朝向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輕松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都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金玉.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初等教育,2015.
作者簡介:
馬小龍,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水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