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發蘭
【摘要】目的:分析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我中心社區病人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經治療,觀察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時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等測量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可有效控制其FBG、2hPG、HbAlc等血糖水平,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安全性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安全性
糖尿病屬于常見代謝類慢性疾病,主要由胰島素分泌功能缺失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損引起的,在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時,會對患者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造成損害。因此,給予糖尿病患者準確的血糖控制方案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對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應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中心社區病人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n=42),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52~64(55.6±3.2)歲,觀察組男19例,女23例,年齡54~65(57.4±3.1)歲。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獲知情權。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治療方法
參與研究前兩組患者均暫停服用原有降糖藥物,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相似的飲食和運動計劃。對照組給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中國諾和諾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00116)0.15U/kg,皮下注射,1日2次,持續3個月。觀察組給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德國Sgnofi-Avenfis Deutschland GmbH,注冊證號:520090053)+阿卡波糖片(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02)治療:其中,甘精胰島素的注射量需參考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始劑量為6U/kg,以患者的空腹血糖值5.6mmol/L為標準,每超過1.0mmol/L增加2U/kg,間隔3天調整1次劑量;阿卡波糖起始服用劑量為50mg/次,1天3次,餐后服用,結合患者的血糖值間隔3天調整1次劑量,最大劑量應<300mg/d,直至餐后血糖值降至7.0~8.0mmol/L為止。
1.3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經血糖監測儀(長春邁德賽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量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并記錄測量值;
②觀察患者治療期間的夜間低血糖情況和胃腸道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便秘等,并統計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例數/42×100%。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科室收集到的糖尿病患者病例輸入至SSPS20.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定性資料采用X2檢驗,以(%、n)表示,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1FBG、2hPG、HbAlc測量值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BG、2hPG、HbAlc測量值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
2.2不良反應發生率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對自身疾病的認知不完全,多數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低,血糖控制始終達不到理想狀態,且容易在降糖過程中出現低血糖情況,整體血糖控制難度較大。因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作用衰退為不可逆狀態,即是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其胰島素分泌功能的衰竭趨勢也難以逆轉。因此,在單一用藥無法長期穩定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時,應考慮聯合用藥,使患者機體內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盡量防止出現低血糖、水鈉潴留等情況。
綜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聯合治療,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血糖水平控制良好,且治療期間夜間低血糖、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事件較少,安全性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