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力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高危患者采取路徑式護理的具體方法以及實際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行路徑式護理,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guī)護理。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GRQ總評分及CAT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FEV1、6MWD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采取路徑式護理能夠有效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的一般情況,消除危險因素,降低肺栓塞的發(fā)生幾率。對于提高患者機體健康表現,加強臨床治療效果也有積極意義,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路徑式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6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于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患者會出現氣流持續(xù)受限等表現。當前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有明顯升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給予積極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能夠使患者病情反復和加重等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患者肺功能[1]。引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分內因,外因;內因包括吸煙、感染、職業(yè)因素、理化因素、空氣污染、過敏等,內因則是呼吸道及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在實際治療中,預防肺栓塞是治療COPD的重要治療原則之一,并且,肺栓塞的預防并不僅僅只是治療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高危患者采取路徑式護理的具體方法以及實際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55例,男性24例,女性31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8.59±6.44)歲,病程5~20年,平均(11.94±4.37)年。對照組55例,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8.67±6.84)歲,病程6~22年,平均(12.02±4.28)年。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結合路徑式護理:制作臨床路徑表,呼吸科護士長選擇具有豐富COPD護理經驗和操作能力的科室護理人員組建臨床路徑護理小組,基于患者疾病臨床癥狀表現查閱疾病診療知識、常用護理方案以及疾病診療時間制作路徑表單,包括心理護理、體位護理、康復鍛煉、飲食護理等;患者住院后護理人員每天以熱情和藹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交流,把握患者疾病治療時的心理狀態(tài)。 加強護理人員臨床路徑表單應用培訓,護士長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護理人員進行表單內容與應用方法的教育培訓,使得護理人員可以了解醫(yī)生診療工作內容和護理工作要點,以便每天可以依據表單內容開展工作,確保患者每天均可以接受到醫(yī)護人員的診治與護理服務。護士長結合路徑表單內容每天監(jiān)督檢查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如有問題及時指出幫助護理人員可以在護理實踐中提高護理能力,為患者提供滿意的護理服務。
1.3 評價標準
(1)SGRQ總評分:使用SGRQ呼吸問卷,包括癥狀評分、活動評分、影響評分等三個方面,共54個條目,總分100分,0分表示對生活完全沒有影響,100分表示對生活極度影響;(2)CAT評分:共8個問題,均為0~5分6級評分,包括活動能力、心理、睡眠、癥狀、社會影響等方面。(3)肺功能:測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以及6分鐘步行距離(6MWD)。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20.0數據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GRQ總評分及CAT評分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GRQ總評分及CAT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肺功能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FEV1、6MWD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病機制有細胞凋亡、蛋白酶失衡、氧化失衡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出現和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將炎癥看作最主要發(fā)病機制。肺實質以及肺血管所出現的慢性炎癥被看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性改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道中性粒細胞數量、T淋巴細胞數量等有明顯增多,產生IL-8、LTB4、TNF-α等炎性介質,在這些介質趨化作用下,會有更多的炎癥細胞被激活,出現炎癥細胞網絡,不僅會對肺結構造成破壞,同時還能夠加速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2]。路徑式護理是指遵循臨床路徑表單進行護理,在現階段多種疾病治療中廣泛的應用臨床護理表,該方法可以讓患者及其家屬明確疾病致病機制、治療方法、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還可以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得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和依賴,以便護理人員可以給予患者系統(tǒng)化、標準化的治療護理,在護理中動態(tài)化監(jiān)控患者病情變化情況,有效控制病情[3]。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GRQ總評分及CAT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FEV1、FEV1、6MWD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采取路徑式護理能夠有效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的一般情況,消除危險因素,降低肺栓塞的發(fā)生幾率。對于提高患者機體健康表現,加強臨床治療效果也有積極意義,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譚耀坤,龍麗珍,農彩梅. 路徑式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7, 39(1): 82-83.
[2]王磊. 路徑式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病人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現代醫(yī)用影像學. 2018, 27(6): 2088-2089.
[3]譚耀坤,鄧惠英,羅梅銀. 路徑式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30(19): 175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