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君 張楠 王鴻澤
【摘 要】隨著智能終端的發展和普及,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移動社交短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內容形勢,發展勢頭迅猛,漸漸成為了當下內容傳播與社交媒體的新寵。本文以短視頻社交媒體“抖音”App為例,對“抖音”App的發展現狀和特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短視頻;移動社交;特點
從2011年最早的移動短視頻平臺Viddy開始,短視頻社交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2013年短視頻進入我國,和國外相比,國內的短視頻社交媒體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3年多的時間,到2016年短視頻市場呈現出井噴式發展趨勢。短視頻社交軟件“抖音”成立于2016年9月,2017年5月日均視頻播放量破億,同年8月日均視頻播放量突破10億,并在2018年一度占領App Store排行榜榜首。抖音憑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發展迅猛,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一、移動社交短視頻定義
移動社交短視頻是一種新興的內容形式,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有學者認為:移動社交短視頻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出現,依托各類移動終端,由個人或機構生產、傳播和消費的一般不超過5分鐘的視頻內容。移動社交短視頻具有內容碎片化,平臺開放化,具有社交屬性等特點。
二、國內移動社交視頻平臺發展現狀
移動短視頻起源于國外,最早的移動短視頻平臺是美國的“viddy”,是一款可拍攝15秒視頻的視頻分享應用。在國內,2013年新浪和騰訊公司最先推出秒拍和微視。此后阿里巴巴、陌陌、美圖等公司相繼推出此類軟件或在原有軟件上開發視頻拍攝和分享新功能。到2018年,國內出現各種類型的短視頻應用達幾十款。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2017年8月移動端月度活躍設備數高達3.1億,2017年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了57.3億。騰訊,阿里,百度等國內巨頭互網企業紛紛重金布局投資旗下的短視頻平臺。據統計顯示,在2018年12月,短視頻行業月度活躍設備中,抖音以3.02億的月活躍設備數保持第一,這也是自6月份以來抖音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快手后,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目前頭條系已經形成以抖音,西瓜視頻和火山小視頻為主的短視頻矩陣,并依靠精準的定位,吸引了不同的人群,最大化的占領了市場。
三、抖音APP的發展現狀
抖音屬于字節跳動公司,是一款以音樂為主題的移動智能終端短視頻App,定位于年輕人,在抖音上用戶可以觀看短視頻,并可以進行點贊、評論與分享,也可以自己制作短視頻上傳與他人分享。其制作非常簡單,選擇喜歡的背景音樂,加入特效,拍攝十五秒以內視頻上傳即可。
抖音從上線以來深受用戶喜愛,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6月,抖音國內的日活躍用戶實現了1.5億的突破,月活躍用戶更是超過了3億。公交車上、地鐵上、餐桌上、走路時等等,都有抖音的影子,它占據了廣大年輕人的幾乎所有碎片時間,甚至有人晚上睡覺前可以連刷四五個小時的抖音。
四、抖音APP移動社交短視頻平臺的特點
(一)碎片化個性化的特色功能
新媒體的出現給用戶在閱讀和瀏覽信息的習慣上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用戶更傾向于獲得碎片化的信息。從微博到短視頻,媒介載體不斷通過用碎片化的內容來逐漸改變用戶的瀏覽習慣,獲得用戶的關注。抖音以15秒的視頻長度以及“短、平、快”的特點剛好迎合了用戶對于短視頻瀏覽的需求以及各個垂直細分領域視頻創作者的呈現需求。同時,抖音開發了個性化的功能設置,例如“洗腦式”的背景音樂、特色濾鏡、道具以及特效。抖音發布內容挑戰讓用戶根據規則來錄制內容并進行投稿,以此增加用戶粘性。
(二)沉浸式的視頻觀看體驗
抖音對使用者的場景要求低,無論是學校,家中,商場,還是餐廳等公共場所,都可以作為抖音視頻的錄制背景和觀看背景。此外,打開抖音App,視頻內容就會自動播放,用戶可以通過上下滑動來進行視頻切換。抖音播放界面的內容是連續的視頻,從熱門視頻內容到根據用戶個人喜好所定制的內容持續不斷的進行播放。這會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沉浸在一種“無意識”、不間斷的的觀看體驗中。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被徹底拉進連續的視頻內容中,而忘記自己所處的時間和空間,從而進入了一個沉浸的狀態。
(三)傳播的“再度中心化”
在UGC模式的發展創造下,出現了大量的網絡活躍分子,這部分人作為網絡群體中積極的信息交換者、內容生產者,成為了網絡媒體環境中的焦點人物和意見導向,從而在傳播過程中實現“再度中心化”成為新的意見領袖。這一部分人在短視頻生產和吸引用戶層面被大眾稱為“網絡紅人”或者KOL(Key Opinion Leader)。作為新媒體時代發展塑造的關鍵意見領袖,在平民化內容生產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抖音在發展階段,批量導入KOL和承接頭條的明星資源,由明星和KOL去創造優質內容,打造產品相關內容的娛樂IP,增強用戶粘性,從而提高產品的生命力,在后期發展過程中也培育了一批有較大流量的網紅IP。
(四)需求下的“使用與滿足”
使用與滿足關注的主要問題是由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產生的需求,用戶在短視頻軟件上的使用是基于自己的滿足需求和期待,這種期待引起了不同類型的媒介接觸,其結果導致需求的滿足和其他后果。斯塔福德等人認為,互聯網給人的滿足來自于三個維度,分別是媒體使用過程中的體驗帶來的滿足、媒體內容帶來的滿足、社會性的滿足。抖音短視頻以其視頻錄制分享功能和多樣化的背景音樂滿足了用戶的體驗需求,以其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的內容生產滿足了用戶對于內容接收的需求,同時,作為一款社交類媒體平臺,抖音App給用戶提供了展示自己、加強群體互動的平臺,從而滿足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社會性需求。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核心假設是用戶具有主動性。
(五)基于大數據算法的內容分配體系
在算法分析上抖音采用了今日頭條一直以來沿用的大數據用戶分析,利用海量的數據資源根據用戶的瀏覽習慣和感興趣內容給用戶推送相關信息。在此模式下,相關視頻內容就可以更加精確的到達目標用戶的使用終端,同時也有利于更多的普通用戶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和曝光量。除此之外,抖音的運營方還可以利用大數據監測和分析用戶的性別、年齡分布、平均使用時間等,并針對采集到的數據來進行更好的內容推廣,增加抖音在潛在用戶群體中的滲透率。利用大數據算法,抖音在現有的模式基礎上進行商業模式拓展,在視頻內容中投放信息流廣告,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可消費內容。
(六)強大的社交屬性
如今,短視頻已經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人表達自己個性的形式。通過視頻的拍攝和上傳,人們展示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觀點。點贊、評論和分享功能可以實現用戶之間的交流溝通并實現多次傳播。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由用戶產生的優質內容不僅實現了大傳播量,還成為其他用戶借鑒和模仿的內容腳本。以模仿的形式認同內容表達自己也是社交的一種重要手段。
(七)極低的創作參與門檻低
用戶只需要在智能手機或其他移動終端設備上下載短視頻應用就可以觀看和創作內容。短視頻的制作簡單便捷,用戶只需要一鍵就可以實現任意拍攝,對用戶的媒介技術要求極低。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人人都可以參與到短視頻的拍攝、錄制,移動傳輸技術實現即拍即傳。移動視頻應用提供濾鏡,背景音樂和豐富的素材模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拍攝的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對模板一鍵套視頻的創作處理也很便捷。
【參考文獻】
[1]馬海燕.短視頻社交軟件的受眾心理研究—以抖音APP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05).
[2]常昕,杜琳.微語態下短視頻傳播模式分析及趨勢思考[J].電視研究,2017(08).
[3]何國勝.從梨視頻看移動短視頻內容轉變方向——從娛樂到資訊[J].新聞研究導刊,2017(14) .
[4]王曉紅,任垚媞.我國短視頻生產的新特征與新問題[J].新聞戰線, 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