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鋒
摘 要: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課程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農村學校進行德育工作,要立足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根據相關理論指導,進行具體的實踐。首先敘述了農村學校“立德樹人”的理論指導,然后詳細地闡述了具體的實踐途徑。
關鍵詞:農村;立德樹人;理論指導;實踐
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重點內容,經過傳統的思想道德的發展,經歷歷史的篩選,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立德樹人在新課程目標中是現代社會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是培養學生基本素質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6000萬的留守兒童,有將近90%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由爺爺奶奶撫養,并且在這些隔代的家庭學生中大部分出現了學習或者心理方面的問題,厭學、性格畸形發展、行為道德嚴重失去規范。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在農村立德樹人工作的開展,充分發揮教育的育人功能,激發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利用有限的教育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重視立德樹人教育的理論指導
1.理論導向
首先,立德樹人的主要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因為馬列主義是我國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主要指導思想,其是通過了歷史的實踐證明所得出的社會發展的正確理論,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其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都是重要的指導思想,基本上每個指導思想都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首位,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胡錦濤同志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大力支持德育工作的開展,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同志也格外強調思想道德建設,“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為立德樹人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方向。
2.根本要求
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是立五項品德和五種素質,即宏觀的政治思想品德、社會行為公德、職業專業道德、家庭生活美德和個人修養品德。五種微觀的素養:社會責任感、科學創新精神、實踐行為能力、思維科學方法以及身體心理健康。從宏觀到微觀,具體到人身心的各個方面,塑造人的全面形象。
二、農村學校“立德樹人”的實踐途徑
1.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
要提高農村學校立德樹人的工作效率,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在教育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行為舉止符合道德規范,給學生起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對于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來說,教師是最重要的指引者,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規范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用自己的品格去感染學生,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2.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
在教育水平較為落后的農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發揮教材中的顯性的立德樹人的作用,在語文、數學、品德等多門課程中均有關于道德素質的教育,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將優秀的道德內容傳遞給學生,并且指導學生將之應用于生活實踐,促進他們人生觀的正確形成。
3.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
教師在進行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學校要建立關于留守兒童的跟蹤管理檔案,做好他們的基本情況的了解工作。另外,教師要勤做家訪,讓孩子的監護人意識到學生的思想狀況對于成長的重要性,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以及家庭對學生的呵護,共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合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
4.加強家庭文化建設
學生的家庭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父母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該關注他們的道德素質的發展。有條件的家長應該將孩子帶在身邊進行教育,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在農村由爺爺奶奶帶領的孩子,父母也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家庭的文化建設,購買一些書籍、報刊等學習用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5.開展道德教育活動
立德樹人工作的實施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農村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有關的主體活動,運用學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他們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去統計家庭每天使用的電量或水量,計算一個星期一個月的總量,觀察那些電量或水量是可以節省的,最后總結資源浪費對社會甚至學生自身的影響。促使學生從小事做起,加強自身的道德素質。
作為教育水平較為落后的農村,大量的留守兒童身上的道德問題不斷引發社會的思考,在農村的教育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教育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以農村學校的“立德樹人”的實踐途徑為主題進行了研究。首先敘述了農村學校“立德樹人”的理論指導,然后詳細地闡述了具體的實踐途徑: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加強家庭文化建設;開展道德教育互動等,為農村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超.立德樹人下理論與實踐路徑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8(20).
[2]鄒景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生命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8(S1).
[3]潘虹.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理論指導與實踐路徑[J].遼寧高職學報,2013,15(1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學校“立德樹人”的理論指導與實踐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為:GS[2017]GHB11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