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女性地位日益提升的當今社會,高等教育作為培養人才、提升素質的知識性場所,女性與高等教育的關系趨于密切。筆者從現狀入手分析原因,通過現狀折射出的思想進行分析探究,將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分為高校女性管理者以及高校女性教師進行研究,探索女性與高等教育的關系問題。
關鍵詞:女性;高等教育;管理者
一、 現狀
(一) 作為高校女性管理者
當今社會的發展將女性在各個領域的地位日益趨于和男性平等,從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到作為高等學校管理者,甚至有部分女性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佼佼者。這些變化使高等教育管理在性別和人數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很多高校的管理方式及特點都映射著女性的風采。但是在高校的頂層設計人員結構中,女性較之男性占比例仍然很少,并且晉升的機會相對較少,科研的成果以及管理的評價方式也與男性高校管理者不同。
(二) 作為高校女性教師
在高校教師數量迅速增長的大環境下,女性青年教師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數據統計所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專任女性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一半左右,可見女性青年教師的數量隨著高校教師隊伍數量的提升而上升。很多高校女性青年教師的學科知識素養及教學專業能力與男性教師不差上下,甚至在某學科領域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在教學、科研等成果方面女性教師整體較少于男性教師,學術地位整體上處于明顯的劣勢狀態。
二、 問題
(一) 作為高校女性管理者
在女權主義日益高呼的當下,作為高校女性管理人員依然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問題,并且在很多方面始終與男性管理者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例如,在基層工作的女性管理者占多數,而高層的女性管理者卻零星少數。以筆者所接觸的幾所高校為例,很多女性管理者都面臨極大的職業生涯發展壓力,家庭和事業的矛盾也成為她們焦慮的重點,有很多優秀的高校高層管理人員因為多種因素放棄了繼續晉升的機會,導致在高校的高層管理人員性別比例上仍然是男性占領優勢地位。所以,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女性管理者的評價與認同問題成為當代社會的焦點話題。
(二) 作為高校女性教師
近年來,高校職位激烈的競爭導致女性教師邊緣化地位愈演愈烈,從人數上來說,雖然在高校女性教師與男性教師幾乎持平,實現了總體上的男女平等,但是在職位晉升等方面,女性教師仍然遜色于男性。在教學方面,受很多學科的限制,女性教師的需求量較小,因為其在讀書的階段就產生了性別需求不平等的現象。以筆者了解的一些理工科高校為例,許多學科都是男性教師任教,甚至有的學院除了行政人員沒有女性教師任課。同時,網絡等互聯網依然在大肆宣揚母性光輝等,這就加速了高校女教師家庭歸屬感的認同。
三、 措施
(一) 作為高校女性管理者
1. 提升高校女性管理者的自我認同感,合理規劃工作發展
在高校,女性管理者首先對自己的地位要有科學的認知,也要承認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這樣會在工作崗位上更加促進女性發揮其性別優勢。由于女性管理者既具備女性情感豐富、溫柔認真的一面,又具備男性果斷、堅定、堅強的一面,在高校管理中,有利于團隊合作以及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等。
2. 尊重性別平等,倡導多變的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的樹立
在當今社會,高校的女性管理者如果想要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和訴求,除了依靠自己的努力,還要從國家、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認同及改進來實現。首先,要科學定位自己的性別優勢,學會合理利用資源,并且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這也離不開高校男性管理者的支持與配合,這樣才能樹立多變的、多元化的女性高校管理者的形象。
(二) 作為高校女性教師
1. 提升專業發展主體意識
首先,要明確女教師的專業發展目標,做好職業規劃。在明確發展目標之前要對自身進行全面的自我評估,通過回顧、自我監控、自我診斷等方式建立專業發展檔案。在自我評估的基礎上,依據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制定適合自身的專業發展目標和方法。高校女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連續不斷的內在發展過程,無論是長遠規劃還是階段性目標,都面臨著專業發展路徑的選擇問題。
2. 優化專業發展結構
在專業發展過程中,高校女性教師應該重視與學生的交流,注重教學過程的主體互動情況。高校女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的了解,在掌握學科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課程活動。高校女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教學水平、教學評價能力以及教學效果應該是高校女教師在教學生活中反思總結的重點,并且應該經常參與課外教學培訓活動鞏固學習能力,將終身學習的理念發揮到實際工作中,優化專業能力發展結構。
參考文獻:
[1]李銀河.女性主義[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
[2]祖群英.后現代女性主義解讀[J].中央黨報,2012(1).
[3]關耳.《蒙娜麗莎的微笑》影評[J].教育藝術,2006(5).
作者簡介:
吳秀瑩,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大學教育學院 2017級高等教育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