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一詞源于西方,指的是關鍵素養,反映的是個體需求,最重要的是體現社會需求與高級的內涵。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通過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本文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簡要分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進一步增強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要求;核心素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學習興趣
一、 引言
核心素養的目標是科學育人,課程育人,要想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創新教學方式,改革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優化英語閱讀教學意義,教師必須設計良好的閱讀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構建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途徑,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二、 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束縛于教材文本之中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給學生進行大量的可理解輸入,通過提供多元閱讀文本與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語言認知特點以及課程標準要求,從日常生活中與互聯網和各類媒體中搜尋與學生閱讀有關的材料。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局限于閱讀文本輸入,學生的閱讀量不足,導致資源出現浪費現象,教師也過于重視機械式練習,卻并無超越教材文本的膽識與意識,也難以拓展課外閱讀實踐與能力,只是復述課文改編或續寫此類做法,難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 教師過于重視單詞教學
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閱讀課型意識較弱,大部分閱讀課程成了單詞與詞組的講解課程,也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未將閱讀當作實踐性的語言練習活動,難以引導學生進行動態參與和體驗。久而久之,學生習慣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背記單詞,難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雖然部分教師心中會有一個金科玉律,但是對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誤解,認為只要學生掌握了單詞與詞組,便能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但是這是誤解。雖然學生打下夯實的單詞與詞組基礎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閱讀內涵遠遠高于詞匯,所以教師應當在閱讀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猜測詞義與理解詞法的應用能力,能夠將句型與詞組教學應用于語篇之中,使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更好地理解單詞與詞組,反過來也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
(三) 僅限于教材表層解讀
基于核心素養下教師應當培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卻難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學生只能夠唯命是從,唯答案是從,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
(一) 優化教材內容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材才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具有可選擇性與可變性等眾多特征。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教師首先要樹立用教材教會學生更好學習這一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環境和氛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所以教師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情況,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內容,對內容進行重新編排,確保英語教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教師也應當巧妙融入學生的生活場景,例如學習“I can play basketball”這篇文章時可以和另一本教材中的“family and friends”進行融合教學,根據其中的動詞與can句型相關內容,將兩者有效滲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運用I/She/He can...進行教學,然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應用句式,在第二節課時教師再適時導入否定句式I/She/He
cant...學生能夠在復習之前認知的基礎上學習到新知識,能夠做到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學生在此過程中也能夠提高學習能力與語言應用能力。
(二)
嘗試再造關聯文本
教學并不是為了教,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教會學生閱讀方法,而不是教會學生答案,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形成語段與語篇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開設教學課堂,放手讓學生應用體驗語言,嘗試造句使學生能夠做到學用結合。教師在備課時也應當具有專業眼光,能夠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對于句型結構和教材內容、句段句式進行適當調整與取舍,使學生找到語句再造的支點與抓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正如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再造關聯文本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所以教師必須以足夠的幫助和引導,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源進行思維的再次拓展。教師在講起與weather相關知識點時,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搜集與weather的相關小故事,要求學生在下一節課上應用英語進行闡述與表達,也可以與其他同學探討今天的天氣。
(三) 著重突出閱讀指導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應當有效滲透教學策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形成特定的英語閱讀素養。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提高學生的猜詞能力,由于閱讀文本中的內容并不是學生都認識的,所以學生必須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與猜測,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生字詞結合上下文的關聯詞以及自己的認知與文化常識猜測單詞的含義,從而得出全文的大體意思。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學科素養為中心,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教學素養,在閱讀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與總結,通過優化教學設計,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孔銀燕.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
[2]倪琳.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7(33).
[3]廖瑜華.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7(18).
[4]陳劍.例談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J].遼寧教育,2017(7).
作者簡介:
劉彥平,河北省秦皇島市,秦皇島市海港區杜莊學區平山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