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毅
摘 要:網絡媒體出現之后,以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泛等特點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起著極大發展促進作用的一類傳播媒介,由于網絡媒體更新信息具有即時性,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從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傳播媒介中走出來,致力于加入網絡平臺中去,利用網絡來獲取新聞,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評論。本文首先對網絡媒體在輿論監督中發揮的作用闡述,其次對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輿論監督中的負面效應作了一定的概述,最后就當前及未來網絡媒體如何在新聞事件中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網絡媒體 新聞事件 輿論監督 作用
依靠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中進行輿論監督,與一般的行政司法監督以及黨紀監督不同,由于這種監督不受強制力的約束,不可能直接促進法律效果的產生,因此這種監督僅僅使得被監督者能夠知曉民意,能夠通過民眾的呼聲與反映將事實進行更深層的揭露,但是它并不會直接使得整個事件被訴諸法律程序得到解決,只會以來自民眾的態度和壓力讓事件本身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
一、網絡媒體在輿論監督中發揮的作用
(一)網絡媒體真正促進了公民話語權的實現
在傳統媒體所報道的新聞事件中,民眾沒有發言權,尤其是以電視和報紙等傳統媒體為主,人們只是單方面的傾聽新聞,探討新聞也只是茶余飯后對著報紙與家人以及身邊的朋友、同事進行討論,根本沒有地方表達自己的話語權,實施自身的新聞監督權。網絡媒體的出現則真正改變了民眾面對新聞事件無處發聲、不能暢所欲言的問題,使得任何一個普通民眾都有機會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甚至可以通過電子信箱的方式向有關部門及相關領導提出解決建議或意見,更多的公共新聞事件在民眾的監督與關注下得到快速順利地解決。
(二)網絡媒體實現了公眾交流互動及信息整合
站在公眾參與新聞監督的角度來看,網絡媒體的出現實現了公眾的交流互動,更加促進了信息整合。首先就公眾的交流互動而言,由于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公眾不但可以就新聞事件發表自身的看法,而且能夠在網絡上與其他網友形成交流互動,就某個新聞事件進行表態,并就各自的立場進行交流探討。當前社會上每天都在產生著新聞,各種新聞事件層出不窮,網絡媒體的出現讓新聞的受關注度獲得廣泛提升,基于公眾方面的壓力,一些存在拖延的新聞事件得以盡快解決。諸如,政府官員貪污枉法的事件,新聞事件一旦被爆出,就會引發社會公眾的熱議與監督,相關部門在處理貪污枉法事件時也會更加重視,致力于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三)網絡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輿論監督是現代文明的體現
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監督中所發揮的作用還表現在,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現代文明得以體現。就當前來說,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明的全面發展是現代文明發展的重要體現,但是就政治文明來說,只有廣大人民群眾都能參與到社會政治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促進現代文明的發展。網絡媒體的出現,正是由于擴大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讓廣大公民能夠通過網絡自由的表達自身對國家社會政治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由此不僅使得社會生活變得更加的熱鬧,也使得民主、平等的現代文明得以發展。
二、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輿論監督中的負面影響
(一)網絡媒體傳播虛假信息,影響輿論監督的效力
網絡媒體在為新聞信息提供便捷即時發布的同時,其頗具開放性的特點也使得網絡上各種虛假信息頻出,虛假信息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就會擾亂公眾視聽,很容易對一些人們產生不良的思想侵蝕,影響健康文明的網絡輿論監督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輿論監督的效力,對國家社會生活正常有序地開展產生著極大的阻礙作用。
(二)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輿論監督上影響力不足
當前來說,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遭遇了一定的受眾危機。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選擇在網上瀏覽各種新聞事件及信息,以報紙為主的傳統媒體遭遇到了冷落。但是在影響力上來說,網絡媒體卻不如傳統媒體更具權威性和影響力。例如對于居家生活的人來說,尤其是廣大農村,人們還是習慣通過看電視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對于一些比較依賴傳統媒體的人來說,更加支持來源于電視、報紙報刊的新聞,在這類人群看來,網上即便有最先報道的新聞,也可能存在大批量的假消息,不如傳統的新聞媒介所報道出的新聞真實可靠。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人們對傳統新聞媒體的信賴度始終在5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網絡媒體所占的信賴度是低于50%的。
雖然網絡媒體在近些年中得到了勢如破竹的發展,其所發布的新聞信息也更加具有前瞻性,更大范圍的是世界各地的中國人都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我國的新聞大事件,其新聞信息的影響力度也在不斷擴展,喜歡和支持網絡媒體的受眾群體也在不斷增加,但就影響力而言,這確實成為網絡媒體在新聞輿論監督中的負面影響。
(三)公眾由于鑒別能力不強導致盲目跟從的不良現象增多
由于網絡上魚龍混雜,不同的人群在網上往往存在不同的觀點,很多人利用網民的惻隱之心發布各種假消息,也有人為了宣泄自我的情緒,對各種“網絡熱點”進行側面的抨擊,并且為了起到煽動效果不惜夸大事實,很多新聞事件在眾多目的不純的網民的引導下一度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民由于缺乏鑒別是非曲直的能力,往往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由此就造成網絡媒體上烏煙瘴氣,各種威脅文明網絡環境的事件層出不窮,為公眾更好地利用網絡媒體進行新聞監督起到了阻礙作用,并且也不利于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三、網絡媒體如何加強在新聞事件輿論監督中的作用
(一)提升與傳統媒體更大的互動空間
為了更好地保障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輿論監督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網絡媒體一定程度上必須要提升與傳統媒體更大的互動空間。也就是說網絡媒體在影響力不如傳統媒體高的情況下,以及傳統媒體在相關新聞報道上擁有強大的優秀資源的情況下,網絡媒體必須要更加傾向于與傳統媒體的互動合作,如此才能保障自身發展的全面性,在新聞事件的輿論監督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傳統媒體擁有龐大的人力和財力資源,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開始意識到發展的落后,傳統媒體急于進行改革創新,這個時候網絡媒體如能更好地與傳統媒體進行互動發展合作,雙方就能借助對方的優勢促進共同發展進步。
(二)和傳統媒體的合作式發展
網絡媒體要在新聞事件的輿論監督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就必須要在與傳統媒體進行互動空間提升的基礎之上,尋求與傳統媒體的合作式發展。對于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合作的實例,最為明顯的莫過于中央電視臺由傳統走向創新發展的例子。就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而言,中央電視臺為能讓全國觀眾乃至全球華人都能看到奧運實況轉播,早于2006年就成立了奧運報道策劃小組,奧運會相關賽事的報道不僅有七個電視頻道進行報道,而且也開通了網絡直播的平臺,利用網絡媒體進行奧運賽事的轉播,電視臺和網絡媒體進行合作互動。這直接就表明了互聯網發展模式下,傳統媒體為更好地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必然會與網絡媒體合作,而網絡媒體也必然要依靠傳統媒體的發展而獲得強大發展之機。
(三)打造強大的網絡媒體平臺
對于網絡媒體來說,其任何的新聞發布都需要依托互聯網絡進行。為了保證能夠更好地挖掘到第一手的新聞資料,能夠真正地在各種新聞事件中做到“能發聲、敢發聲”,對于網絡媒體來說,就必須要擁有自身強大的網絡媒體平臺做支撐。在實際的運作發展過程中,網絡媒體必須要重視對自身網站平臺的建設與宣傳,要更加重視爭取廣大網民的支持,要將自身的網絡媒體平臺經營成為業界的精英平臺,由此才能在各種新聞事件中有自己的發言權,能夠為廣大網民提供更為真實的新聞報道。
四、總結
隨著互聯網絡如火如荼的發展,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中所凸顯的輿論監督作用越來越大。相對傳統媒體來說,網絡媒體的傳播信息量更加豐富,傳播方式也更加靈活,傳播的空間范圍也更加的廣泛,網絡媒體在輿論監督中真正促進了公民話語權的實現,促進了公眾交流互動及信息的整合,同時也促進了現代文明的發展,在不斷的發展中成為公民自我教育的一種方式。從另一種角度來說,網絡媒體也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網絡媒體發展形勢下,各種虛假信息橫行,網絡媒體由于影響力不如傳統媒體大,因此網絡媒體要真正在新聞事件的輿論監督中發揮作用,就必須要提升與傳統媒體更大的互動空間,和傳統媒體進行合作式的發展,如此才能更好地在新聞事件中凸顯網絡媒體的力量,也才能更好地促進公眾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實現網絡媒體發展的優越之處。
參考文獻
[1]葉傳增.淺析傳統媒體強化網絡新聞評論的重要性[J].中國廣播,2018(1):54—56.
[2]李建文.淺談微博對傳統媒體報道突發事件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8(13):191.
[3]呂以寧.自媒體時代的網絡群體性事件生成機制及治理策略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9):69,73.
[4]王乙情.淺析網絡媒體在新聞事件輿論監督中的作用[J].中外交流,2018(52):136—137.
[5]阮師富.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新聞輿論督導的強化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8,(1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