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江
摘 要:識字教學是啟蒙階段的重要學習環節之一,教師應注重方法引導,以多元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識字。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學習特點合理組織識字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通過讀寫訓練掌握常用字詞、了解字詞含義,在系統化的識字訓練中逐漸提升詞匯量,奠定語文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策略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漢字是組成語文的重要成分,一篇優美的文章就是由一個個漢字形成的,老師在語文教學的時候,就要關注學生對于漢字的積累量。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征,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現我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作簡要闡述,供老師們參考。
一、 小學生易錯字教學策略
(一)音錯產生錯別字
由于小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和積累的程度不是很好,所以很多學生就會按照自己對于漢字的理解程度來寫,也不會管寫出來的字的含義是否正確。比如,老師說出“駭人聽聞”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會寫成“害人聽聞”。這是由于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成語,更不了解其中的意思,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錯誤地寫出相應的詞匯。這樣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理解詞語的含義,學生沒法在語文課堂中掌握正確的詞匯。
(二)馬虎大意引起錯別字
小學生本身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正處在發展的狀態,所以他們往往在學習的時候出現粗心大意的心理狀態。對于一些很簡單的漢字,學生也會因為馬虎而寫錯,這就更是增大了學生寫錯字的概率。比如,“人們”的“們”,他們會寫成“門”,這樣寫出來完全就是改變了原來詞匯的意思,而學生卻還沒有意識到。還有把“休息”的“休”寫成了“體”,也是同樣的在于學生的粗心大意。對于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要關注學生的情況,積極地改掉學生不好的識字習慣。
(三)形錯產生錯別字
我國很多漢字從形態上來看存在許多相似的地方,對于掌握了大量詞匯的成年人來說有時候都會容易下意識地寫錯字,更不用說漢字積累量不足的小學生。對于小學生來說,漢字學習是比較困難的環節,他們要從最初的零基礎開始一個一個地學習漢字,并且還有很多相似的漢字,所以他們在寫字的時候就很容易寫錯。比如,“酒”會寫成“灑”,“籃球”的“籃”會寫成“藍”等都是因為學生的馬虎大意造成的,這是可以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慢慢糾正的。
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一)提升學生識字的興趣
有趣的事情自然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并且愿意主動參與的,對于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學習是一項嚴謹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用有趣的方式來尊重學習的過程。因為小學生天性就喜歡玩耍,所以老師不應該強迫學生做不喜歡的事情。據此,對于學生在識字上面出現的諸多問題,老師應該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首先要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國的漢字都是由以前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所以老師也可以借助古人識字的方法。比如,在課上,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與漢字有關的圖畫,馬、山、日、月這些字,老師都可以根據字的意思展示一些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通過學生對圖片的記憶將相關的字融入其中,進而促進學生正確認識相關的漢字以及含義,降低了學生寫錯字的概率。
(二)端正學生識字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對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態度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學習態度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要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細節,多多地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學習。同樣的,老師在教學的途中也要積極地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良好的影響,從而逐漸端正學生的識字態度。
(三)通過活動提高學生識字自主性
學習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字,提升學生的識字自主性。例如,在進行“難忘的一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先調查學生的識字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識字情況將學生劃分成三個不同的層級,即“識字能力較強的學生”“識字能力一般的學生”“識字能力較差的學生”,然后根據學生的層級劃分情況,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小組分配,確保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個識字能力強的學生,都有一個識字能力偏差的學生。然后再將文章中涉及的生字“難”“忘”“爺”“計”“算”“晨”展示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對生字的認識。
(四)使用拼音輔助學生進行生字學習
小學階段,學生積累的漢字不多,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生字的學習,教師可以將拼音和學生熟悉的兒歌或者詩歌結合起來,提升識字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掌握生字的自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在進行“憫農”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誦讀,之后再用拼音加漢字的方式將這首詩展示給學生。學生已經掌握的漢字就可以直接使用漢字,而沒有掌握的就可以用拼音表達。當學生徹底掌握了漢字之后,再將拼音撤去。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漸地掌握這些漢字了,而后期在進行其他生字學習的時候,也會輕松很多。
(五)將謎語解析釋義識字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識字教學與謎語解析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漢字。例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五張大嘴起說話?這里面藏著一個什么字呢?”讓學生發動腦筋進行謎語的分析。如果學生猜不出來,教師就可以適當地給學生點撥:“五張嘴”就是“五”和“口”的組合,“說話”的意思就是言字旁,這樣把謎底加起來就是“語”字。這樣的識字教學可以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到漢字文化的趣味性以及獨特性,從而產生學習更多漢字的欲望。
(六)教學方式豐富化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罪魁禍首,因為老師在課堂中長期使用單調的教學內容,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中產生走神的情況,從而就會降低教學的效率,導致學生無法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因此,老師應該多加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情況來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進而就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果。例如,老師可以準備一些漢字的識字卡片,將這些卡片隨機打亂,并且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張卡片,每張卡片的漢字內容都不相同。活動的內容就是:以敲桌子的方式傳遞一個物品,當敲擊的聲音停止的時候,物品停在哪個學生的面前,那個學生就要起來講解自己卡片漢字的意思,同學回答正確之后,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
(七)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積累漢字
老師不僅要在課堂中教授學生相應的詞匯,并且還需要在學生平時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不斷地積累相關的漢字。學生不僅要積累課本中的漢字,還需要在生活中學習不同的漢字內容。因此,教師就需要在平時多多的主動與學生交流,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對老師產生親切感以及信任感。比如,老師可以跟同學們聊聊最近發生的學生感興趣的新聞,并且還要在無意識中引導學生學習漢字。有一則新聞是有一個名叫“衣生衣世”的服裝店生意特別好這種的,新聞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服裝店的店名。這時,老師就可以問學生:“同學們有發覺這個店名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嗎?”很多學生就開始加入思考,紛紛指出這個店名的字都寫錯了。老師就引導學生:“這個店是故意引人注意才這樣寫的,但是學生在寫字的時候可不能這樣寫哦,要不然就會鬧笑話的。”
總之,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學生一旦對于識字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學到了一定的識字方法以后,不僅課內注意識字,課外也會利用各種形式識字。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吳忠嶺.從錯別字現象反思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83—84.
[2]丁如建.從錯別字現象反思小學識字教學[J].現代交際,2017(11):176.
[3]黃波仁.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