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彥
摘 要:新課改理念的提出,對高中英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方式等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結合英語知識,為學生開展個性化、趣味性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然而,由于我國城鄉經濟差異問題,導致農村高中英語教學質量不高。對此,以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農村高中普通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論述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問題成因,提出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策略。
關鍵詞:農村高中;英語教學;普通班
一、農村高中普通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從當前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現狀來看,學生對英語學習還是缺乏一定的興趣,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低下。在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生還是無法集中精力學習英語,導致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質量不高。例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尊重教師,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底下梳頭、照鏡子,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不知所措,甚至部分學生存在違反課堂教學紀律現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同時,學生在學習英語中意志力較為單薄,主體性不強,不能夠發揮自身主體性,有效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導致學生英語思維能力不佳。
二、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問題成因
形成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問題的原因,與學生、教師、家庭等因素具有直接聯系。首先,學生因素。因學生自身學習能力低下,英語知識積累較少,他們聽不懂教師所講的英語知識,導致英語成績較差。其次,教學因素。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在以往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中,教師大都采取一言堂、灌輸式教學模式,較為注重知識理論講解,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足。同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注重情感的滲透,導致學生英語人文素養低下。最后,家庭因素。學生父母迫于生計,大都進城務工,將學生交由爺爺奶奶看管,爺爺奶奶對學生的看管大都停留在飲食起居上,不能夠在學生英語學習中加以指導,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低下。
三、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策略
(一)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相關調查表明,學生之所以對高中英語沒有學習興趣,一是學生自身英語學習能力不足,二是教師單一的授課模式,使英語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導致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足。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英語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其更好地學習英語課程。因此,在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創新英語教學形式,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導向,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活動,進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例如:在英語課文學習中,教師可以將英語課文編排成對話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學生對單詞、語句的掌握,之后為學生提供說英語的平臺,將對話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在對話中演繹角色,增強英語教學趣味性,強化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與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將英語知識立足于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引領學生結合自身認知去探討、分析知識,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英語成績。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與控制能力,使學生在課下能夠主動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Earthquakes知識中,教師應該提前整合英語知識,明確英語學習目標,讓學生借助互聯網平臺搜索相關的地震知識,使學生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工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播放短暫的地震視頻,將學生帶入生活情境中,之后教師為學生讀課文,將情感融入課文中,帶動學生情緒,強化學生對單詞、語句的理解,之后教師為學生開展討論活動,提出教學問題,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使學生在教學中闡述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分享自身查閱的教學資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三)開展分層次教學活動
在英語學習中,因學生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不一,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次教學方法,將英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進行分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給予不同的引領,進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例如:對于英語基礎良好的學生,教師為學生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分析、體驗知識中感悟知識,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對于英語基礎差一些的學生,教師為學生設置由簡到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學任務,進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課程,學生學好英語課程,有助于為高考成績添分。因此,針對農村學生英語成績差的問題,教師應該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進而提升農村高中普通班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紹強.提高農村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10.
[2]李建榮.淺談農村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學困生英語寫作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13-11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農村高中理科英語后進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8]GHB2529)成果。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