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琛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越來越傾向于生活化。小學是學生掌握知識、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而小學數學也是學科教學的重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選擇,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獲得較好發展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此,闡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并提出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舉措,以期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生活化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下,教育工作者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育教學上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并使之不斷生活化。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現狀,提出有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即把數學的相關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利用日常生活情境,拉近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距離,讓小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數學公式與解題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有力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對于學校和教師而言,不僅要承受著應試制度的壓力,還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致使教師無法全面充分地實施教學生活化;其次,雖然現在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卷面成績依然是學習的主要目的,教師在教學中也未能充分把握教學生活化的實質,照本宣科的較多,導致教學效果與預期目標差距較大;最后,由于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應用于小學階段,而小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生活經驗不足,并不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只能依靠死記硬背來記住新知識。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努力加強自己對教學生活化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要把數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起來,讓數學教學真正實現生活化。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教師備課方式生活化,課程與生活相結合
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而言,小學數學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提前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根據課標內容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生活化教學方案,按照學生學習情況,制訂出詳細的周計劃、月計劃,以幫助小學生有條理地掌握新知識。把所講授的新的數學知識點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讓小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魅力所在。
2.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讓課程內容更具生活化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很多教師日常教學中非常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采用題海戰術來訓練學生。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內在需求,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數學教學的備課、上課、作業等環節中,把學生的生活認知與現實需求聯系起來,在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與教學工具,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運用能力。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比如在學習形狀大小時,可以讓學生量一量身邊的桌椅板凳。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意識
對于教師而言,生活是最好的教學素材;對于學生來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事件都包含著數學問題。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求,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生活,讓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如果僅僅依靠課堂時間來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比如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撰寫“生活日記”,即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如有的學生會寫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菜的事情,就是對數學生活化的很好運用。
三、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并不僅僅是喊口號,教師要全面掌握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相關理論知識,積極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把課程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數學生活化意識,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拉近數學與小學生日常生活的距離,開拓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與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春微.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途徑和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0.
[2]浦甲軍,李國旺.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93.
[3]劉紅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104.
[4]張善發.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策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96.
[5]段海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在生活中尋找數學[A].教育理論研究(第五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