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民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化的當下,個性化教育對于農村學生來說顯得意義非凡,有效的個性化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增強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只有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才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創造性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成為一個發現者,更能讓學生好奇的天性得以展現,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形成自強、自信的個性。個性化教育要求教師真正掌握教學規律為學生服務,要建立這種規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要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二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以此為學生將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結合多年化學教學經驗,對農村個性化教育的若干思考做逐一深入闡述,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答疑解惑。
關鍵詞:農村;個性化;教育;思考
一、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化學這門學科主要以實驗操作為基礎,教師通過先演示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各種現象之間的變化。把課本上抽象的、不好理解的知識變成具體的、直觀的現象,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對于農村教育就要考慮各種因素,以及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特點,他們的優缺點是什么。針對學生特點及個性化教育的背景,制定合適的教育方式。農村學生對世界、對大自然有著獨特的視角,他們有著淳樸的心靈,但是,環境的約束,讓他們無法走上更寬、更廣的舞臺。再加上農村城鎮化的陣痛期產生的留守兒童,讓農村教育更是雪上加霜。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必須做出有效可行的方案,依據學生的個性發展,有目的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和城市學校相比,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陳舊,教學理念滯后,家庭教育差距巨大,很明顯,城市孩子在學習上受到父母的幫助更大,言傳身教更廣。現如今國家的投入對農村教育開始傾斜,但效果甚微。在化學教學中,這一弊端更是顯露無遺。化學學習中要進行課堂實驗(演示和探究)和課外活動(家庭小實驗和調查與研究),以此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和獨立意識,從這一層面上,可明顯看出個性化發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初中如果不及時對教育做出改變,那么步入高中后就會舉步維艱。所以,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針對化訓練
從心理學來看,學生的個性是在先天因素和后期環境因素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具有穩定性和可塑性的特點,但也會隨著生活的多樣性而發生變化。所謂的“個性化”發展,就是以學生的差異性為前提,進行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過程。作為教師需要作出針對性的改變,初中生個性特征趨于明顯,精力旺盛,獨立性增強,思維抽象化,具有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此時個人的學習方式也會有一定的傾向,會按照自己的興趣方式進行學習。而教師需要正確引導,讓學生正視不足,認真反思,同時給學生以鞭策。農村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有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例如空間智力、身心承受能力和吃苦精神都要高于城市學生。從教育學來看,農村學生的發展有特定的規律,教育不僅要遵循社會的發展更應遵循學生的發展,更要讓學生感受到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身心全面發展。作為教師,要尊重和接納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完成學習。在教育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想辦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與教師的角色互換,讓教育為科技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讓科技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撐。因此,教育就是為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實施個性化教育,對農村教育的發展以及改善學生現狀具有重要意義。在現今的社會大環境下,農村孩子需要個性化的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這就要求農村教育個性化,才能適應新的社會環境。
在教學中,農村教師要制定好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學生找到自身定位,發展農村學生的特長,既要提出共同要求又要考慮個別差異。同時讓教師和家長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和個人發展。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還要進行課程設置,面對全體學生,內容要多樣性,可供選擇,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的同時,發展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學會自己主動探索。對待不同的教學班,教師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個性化教學,對能力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目標,因材施教地選定教學內容,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性評價。
綜上所述,在農村教學的大背景下,農村教育要順應時代,注重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過去的教育要求有合理的思維,而當今教育則需要負責的思維和質疑的理念,要求學生對事物要有自己的主見,更要鼓勵學生多樣性地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彩梅.中學化學個性化教學方式[J].中華少年,2014(5).
[2]趙芳.化學教學中常見問題探討[J].初中教育,2015(8).
注:本文系移民區初中生學習動機的個性化教育研究GS[2018]GHB1086的研究成果。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