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阿妮
摘 要:為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開闊教師視野,提高渭南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渭南市組織各地區英語教研員及骨干教師共310余人對使用陜旅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教師進行了集中培訓。
關鍵詞:培訓心得;示范觀摩課;思維導圖
盡管春寒料峭,春雨紛紛,但擋不住大家的學習熱情。培訓活動從示范課和教材培訓兩個方面展開。
一、精彩的示范觀摩課
(一)精心的準備,認真的態度
聽了三節優秀的示范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第一節是由陜西省優秀教學能手、西安市教學能手、陜西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董超江老師執教的五年級下冊Unit 5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Lets learn部分。董老師用精心設計的音標教學繞口令導入新課:father,mother,brother,fathers father, mothers mother, brothers brother,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董老師從導課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設計看似無意,實則有意,而且是亮點紛呈,為后面的新詞匯weather教學做好了鋪墊。第二節課是由陜西省優秀教學能手李曉娟執教的,內容是四年級下冊Unit 2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的Lets learn部分,其中有一個小細節讓我感觸頗深,她將文本知識錄制成小視頻,營造氛圍,把學生引入真實的感知情境中,在教學中做到了詞不離句,句不離境,體現了英語特有的工具性的特質。第三節課由渭南市實驗小學的郭晨老師講授,她通過自己精心制作的大轉盤,在和學生互動的游戲中,從視覺上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鮮艷、簡潔明了的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課堂上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這種思維策略符合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許多內容不謀而合,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較好的作用。首先說說董超江老師的思維導圖,英語教學中要想擴展詞匯量,就必須找出新詞匯與原有詞匯的關系,一旦新詞匯與舊詞匯掛上了鉤,就不容易遺忘了,記單詞以熟帶新印象會更為深刻一些,董老師是從名詞sun,cloud,wind...引出sunny,cloudy,windy的,這樣方便學生的無意記憶,減輕他們學習的負擔。下來我們再說說李曉娟老師的思維導圖,她將故事融入枯燥的學習中,讓學生看板演,笑笑喜歡什么樣的蘿卜?小灰喜歡什么樣的蘿卜?小白呢?用于探索動詞ing形式的變化形式,然后讓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小學生生性好動,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使較難的知識簡單化、生動化。
(三)悅耳的課堂
悅耳的音樂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歌曲符合小學生形象記憶和情緒記憶相對較強的特點,易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很難全神貫注地聽課,而英語是一門需要花心思認真學習的語言,這對于學生來講有一定的困難,如果老師能利用富有特色的英語歌曲或兒童歌謠來教學,就會給學生創造一個活潑、愉快的語言環境。首先欣賞大咖們改編的歌曲,李曉娟老師的情景教學以及那首What are you doing now?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新年好》《生日快樂歌》《兩只老虎》等就是萬用曲譜,隨時可以套用。其次是英語界的男神董老師的歌聲,富有磁性,令人陶醉。
二、教材編排
3月18日,陜旅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英語》執行主編馬惠萍教授做了《陜旅版教材解析及教法,答疑、互動交流》的專題報告。馬惠萍是西安文理學院外語學院教授,陜西旅游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英語》執行主編、中小學教師培訓省級學科專家,對英語教材的編訂有著非常精準的目標和獨到之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教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雙重屬性。馬教授介紹陜旅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總體目標:learn to learn ,learn to be, learn to do,也就是說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培養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馬教授給我們介紹了陜旅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結構。這套教材分為A、B、C三個部分。A部分資料包含詞匯對話,B部分是閱讀,C部分是練習活動,三、四年級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五、六年級是學習的發展階段。隨后馬教授以三年級上冊的教材為例,將教材構架中所包含的環節及功能、各項對應活動及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問大家進行了闡述。讓我們對這本教材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悟出語言知識的滲透要從字母開始。明白了要上好一堂課,不只是老師的互動,學生的參與,更重要的是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認識。老師要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此次學習收獲頗深,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學會了去實踐反思:英語老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這樣才能輕松地駕馭課堂。只有把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才會在教研工作中有所成。我相信,在傾聽、記錄、反思、沉淀、實踐中,我的教育、教研將會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馬金芝.小學英語教學的心得體會[J].散文百家旬刊,2016.
[2]張小瑩.從思維導圖中解讀小學數學教材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6.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