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原
摘 要:在新課改浪潮中,面對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小學數學必須要實現教學模式的轉型,并著力于促進學生個性化能力發展,才能夠更好地契合新課改的教育發展需要。基于此,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出發,立足其所存在的實質性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進行了探索,以供相關教學工作者參考,力爭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個性化教育;應用探討
結合小學數學實際來看,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地牽引著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式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系統化知識,課堂教學呈現出低效狀態。面對這種困境,教師必須要摒棄原有的低效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進行個性化教育,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張揚個性的平臺,把學生的個性張揚出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數學學習中去。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縱觀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仍舊在沿用“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過于重視“教”,而忽略了學生“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成為了課堂上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操控者,一切課堂活動的中心都在圍繞著教師而進行,而學生也只能處于被動地位,無自由選擇權利,個性化學習能力遭受到扼殺。再加上,當前的許多教師為了應付教育部門所下達的教學任務,往往會參考教學大綱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即把目標定位在所謂的教學重點上。這種劃分重點的教學目標過于片面,墨守成規,與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目標相脫離,使得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只是重視認知領域的目標,而忽略了學生在情感價值觀領域的目標,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都無法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培養,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策略
(一)轉變觀念,反思揚棄——樹立個性化教育理念
結合當前的小學教學實際來看,陳舊落后、呆板枯燥的數學教學方法是阻礙數學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絆腳石”。要想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從根源入手,從教師的思想層面進行突破,增強教師的時代意識,幫助教師脫離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禁錮,走出“填鴨式”教學的誤區,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上的“主角”,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需要擔任學習促進者、學習引導者的身份,充分發揮自己在主導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如此一來,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來,使學生釋放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自主能力,實現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型,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合作探究,激發興趣——構建個性化學習氛圍
合作探究模式,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交流研討為主要形式的知識獲取策略,其能夠解決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滿堂灌”教學弊端,對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發展學生的個性化能力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系”時,教師首先需要在課前交代學生剪裁好幾個圓和準備幾根直線,而在課堂上則根據“異質同構”的做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個4人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即讓各個小組分工合作對圓的周長進行思考和猜測,并組內合作對猜測進行驗證。各學習小組在明確分工后,都迅速展開合作探究活動,通過激烈的討論和不斷的驗證,各學習小組都能夠發現“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這一規律。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從這種倍數關系順勢引出圓周率(?仔),讓學生合作探究和驗證,得出結論: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仔倍。(c=?仔d)。如此一來,在個性化的學習氛圍中,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建構過程,進一步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生活教學,回歸生活——增強個性化學習體驗
數學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實際,所以我們基本上能夠在生活實際中找到數學知識的原型。針對數學“源于生活”這一本質屬性,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可以嘗試把數學知識和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融合起來,把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素材作為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回歸到生活,聯系生活學數學,從而學會用數學頭腦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合理解決生活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統計”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學完章節內容后,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生活實踐作業:讓學生當一名“小記者”,調查班級學生所喜歡的課外活動類型,并對這些活動類型進行總結分類,制作成統計圖。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還能夠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發展自身的個性化學習能力。
三、結語
實踐證明,“個性化教育”十分適用于小學數學教學,通過將其應用到數學教學課堂中,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激活自身的思維,發展自身的個性化學習能力。因此,數學教師應立足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對課堂進行優化改革,并在日常的教學中逐步強化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此一來,才能夠促使課堂顯出青春和活力,才能讓學生把學習建立在“個性”上,展示自己的個性。
參考文獻:
[1]盧慧.關于引導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2018(10).
[2]郭衛海.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2).
[3]李玉娥.如何創造適合每個學生的小學數學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6(2).
[4]汪凈塵.關于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幾點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