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校本課程的開發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培智學校的校本課程就是指以培智學校作為主體,教師作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者而進行的一次課程開發實踐活動。近幾年,各個培智學校都十分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區特殊教育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中的問題作為出發點,提出了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幾點對策,希望給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一點建議。
關鍵詞:培智學校;校本課程;課程開發
一、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校本課程內容的開展時間模糊
××區特殊教育學校(培智學校寄宿制)低年級校本課程的內容包括校園適應、餐桌禮儀、文明行為等幾個模塊。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適應學校生活。但通過日常觀察發現:有的班級會選擇在每天早晨晨會課的十五分鐘內進行,時間過于倉促,類似于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同時又沒有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也有的班級會選擇滲透到日常班級教學中,讓學生在獲得課本知識的同時接受校本課程內容的影響。而高年級的校本課程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只是教師根據學校現有的資源和學生的情況隨機制定教學目標而開展校本內容。同樣也面臨著沒有規定的時間開展校本內容。總而言之,該校校本課程內容的開展時間模糊。
(二)部分校本課程內容的開展沒有做到完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研究者提出:教學時,我們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激勵學生去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索,讓每個智障學生能夠親身感知與體驗。然而結合日常觀察得知,部分校本課程內容的開展并沒有完全做到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親手體驗。由于該校學生是按入學年齡進行分班的,班級內的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如八年級要上一節校本課程——制作餅干,八年級共有11名同學。其中4名同學的障礙程度較重,動手能力也較差,一名同學伴有精神障礙。因此在校本內容實施的過程中,大部分工作都是由障礙程度較輕的同學完成,而中重度學生在旁邊進行觀摩,又由于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的安全問題以及講授所教內容,就導致教師忽視了個別中重度學生的學習狀況,4名學生處于茫然狀態,情緒低落。雖然教師在盡量照顧這4名同學,但還是出現了校本課程的內容沒有為重度學生服務的情況。
(三)校本課程內容的開展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單一
校本內容的開展,是校本教材付諸實踐和走進課堂的過程,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階段,校本課程的實施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所選用的教學方法也多樣。該校校本課程的內容不僅反映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又為學生適應學校生活打下了基礎。但在選擇教學方法上卻呈現了單一的形式——講授法,如一年級要“認識宿舍”,由于教學時間短暫,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結合校本教材,一部分走讀生不熟悉學生宿舍內部,則比較困難,也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我認為動手參與“做”對智力落后學生的學習尤為重要。但是教師在執教一節超市課物品分類時,社區超市拒絕了教師的請求。教師只能選擇講授及結合圖片的教學方法,無法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二、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建議
(一)學校要明確校本內容的實施時間
第一,學校作為校本課程內容實施的載體,應重視校本課程的實施。應組織教師搜集材料,確定項目,調查研究,形成體系,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理論,使教師充分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指導課程開發工作,同時制定實施方案、評估方案,在理論和實施兩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二,校本課程內容的實施,有利于填補國家課程的不足,為中重度智力兒童服務。根據智力落后兒童的感官感受性普遍較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等特點,學校可以考慮把下午一個小時的社團課分為兩節,這就為本校校本內容的實施空出了時間(學校教師和主任均反映下午一小時的社團課過長)。
(二)分組教學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
面對培智班級中學生障礙的不同程度,我認為:第一,教師可進行分組教學,把智力障礙相接近的兒童分為一組,由于該校每天下午的社團課都是分組進行,因此教師可利用此名單分別安排及實施校本內容,真正做到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教師也可采用個別化教學原則,分層教學及合作教學滿足智力落后兒童的個性發展。第二,在校本內容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認真制訂教學計劃,精心備課,纂寫教案,也要加強與其他專業老師的聯系,進行反思及改進。比如在上糕點制作課時,授課老師可與班內另一老師進行協商,兩人合作就會減輕授課教師的負擔,也盡可能讓學生動手去參與。
(三)情景模擬等教學法有利于彌補教學過程中“場地”限制等問題
第一,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智障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本身就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個體差異又較大,校本課程的內容一方面彌補了國家課程,為智力落后兒童的教學添加教材,同時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不應該局限在狹小的范圍內,應該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師生成長的需要,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程,擴展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師可利用學校內的有效資源,采用適合智力落后兒童的方法進行教學。第二,教師要重視校本課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以學生學會為主,運用情境教學法,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設情境,并通過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有效參與學習活動,便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張雯雯,蘭繼軍.我國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15(4):48-51.
[2]邱貴蓉.新課程背景下培智學校校本教材的研究與開發[J].新課程(上),2015(9):29-30.
[3]李紀艷.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幾點建議[J].綏化學院學報,2015(10):55-57.
[4]張雯雯,蘭繼軍.我國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15(4):48-5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