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學活動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都發生巨大的轉變,諸如小組合作學習、互動式教學現代教學方法已然被廣泛地運用,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目前來說,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低效、無效的教學現象雖然大大減少,但依舊存在。以小學語文為中心,對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究,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和改進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學習興趣
一、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學習驅動力。愉悅輕松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學生的精神處于放松的狀態,其思維的活躍性和積極性都能得到提升,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與教師、同學積極地交流互動,不斷促使自身語文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貓》一課的時候,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動物,如果“開門見山”地講解課文,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先讓學生自由地談一談自己印象中的貓是什么樣的。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說可愛的,有說靈活的,還有說聰明的,甚至還有學生聯想到了動畫片里各種貓的形象,課堂上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接著,我提出了要學的課文——《貓》,學生迫不及待地和我一起走進了課文的學習,在這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順利地實現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精心設計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性的提升離不開學生主動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能直接將知識教授給學生,而是要用問題來激發學生思考,引導他們探究前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并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且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探討價值,能夠引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知識。
以《夜鶯的歌聲》一課的教學為例,我根據課文內容提出了以下三個問題:(1)主人公是怎樣與敵人周旋并傳送情報的?(2)課文中“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一句是什么意思?(3)課文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然后,我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互相交流,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時,學生就是主動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在討論結束后,我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說明討論的成果,并讓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和補充。在對學生學習效果充分了解之后,我將各個小組的答案整理匯總,并進行了一定的補充和指正,強化了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豐富課堂形式,提高教學趣味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基礎文化課程,許多知識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模糊抽象,理解和運用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以往小學語文課堂上,大部分教師能利用的教學方式只有講說和板書,形式較為單調。時間一長,學生就容易失去積極性和新鮮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影響學習效果。對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語文教學形式,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新穎有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時,許多學生并未親身游歷過這個地方,腦海中沒有直觀的形象,在理解課文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困難。于是,我利用多媒體展示雙龍洞的美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雙龍洞的魅力,將課文內容的講解滲透到學生看、說、讀的過程中去,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穎性和吸引力,使學生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勤于總結反思,優化教學模式
總結反思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也是教師審視自身、提升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總結反思,能夠更加客觀清晰地看待自身的課堂教學過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發現其中的問題和不足,并需求改進的辦法,優化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比如我將下課前的5分鐘設定為反思環節,讓學生一起對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進行討論,可以說自己比較喜歡的環節,也可以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以上述《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針對這一課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有學生指出多媒體教學占用的時間太多,以至于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時間被壓縮,自己有許多的問題沒有時間提出來。我針對此問題對教學模式進行了調整,在之后的教學中減少了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僅將其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并在每節課上留出一定的時間來讓學生提出心中的疑惑,查漏補缺。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明確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精心設計課堂問題、豐富語文教學形式以及不斷總結反思等措施,不斷優化改進教學模式,構建出高效教學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艷霏.趣味引領,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速讀(下旬),2018(12):239.
[2]王軍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8(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