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書娟 紀楠
摘 要: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實施概率統計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突破原有的一考定結果的單一考試模式,建立移動數據背景下的多元化、過程化考核,加大對學生能力及學習過程評價的權重,對其學習情況作出公平、公正、科學準確的評價。
關鍵詞:概率統計;混合式教學;考核方式
概率統計課程傳統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是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評價參考,平時的出勤、作業占小部分比例。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傳統的線下授課課時對學生出勤的考查次數是極其有限的,也不乏有部分學生的作業是抄襲的,教師很難給出公正評價。由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線上學習通平臺記錄學生的線上學習軌跡,這樣更加清晰的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繼續實行傳統的線下授課的考核評價方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故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研究,建立一種動態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準確評價,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
一? 混合式教學考核方式的研究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考核應該加大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權重,建立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做到考核多元化、過程化和結果化相結合。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進行過程化考核,既不會產生日常學習的緊張感,又能有一定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動力,調動學習的熱情。
以我校18級計算機專業1-4班為教改實驗班,我們實施了混合式教學的考核方式改革的實踐研究。具體來說,從評價時間上,實行動態化,過程與結果相結合;評價方法上,實行多樣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主體上,實行互動化,主體與客體相結合。線上成績根據線上學習活動情況,設置一定權重,線上成績=學生學習軌跡記錄成績(觀看視頻+討論發帖+課堂小測+線上作業+簽到+課堂活動參與情況)+線上實踐大作業。線上的考核過程在課堂情況登記表的基礎上突破了傳統課堂的出勤、作業、課上回答問題的的平時成績模式,更客觀地考核學生的平時成績。
線下評價結果通過學生的階段通過階段考試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總結性評價。 具體來講,動態化的考核是指:課前,學生通過觀看完學習通平臺上發布的概率統計知識點的視頻和課件,完成章節中的主題討論和自我檢測題,線下課堂的每次課前五分鐘實行隨堂線上測試;課中,通過平臺的簽到、選人、搶答、問卷等功能記錄學生的課上學習軌跡;課后,完成學習通線上作業,根據線上所給權重,學習通大數據對學習軌跡進行評價。多樣化考核評價注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在線下研討課之前,各個小組針對討論的問題觀看知識點相關視頻, 查相關的資料,進行文獻檢索、做相關的PPT等電子資料,該過程的效果評價可通過學生自我評價來體現。在線下小組討論過程中,同學的表現情況可以通過組內同學進行相互評價,組內學生彼此清楚學習態度、參與度、貢獻度,讓學生評價學生。根據各個小組對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對問題的綜合分析、討論情況,小組協作能力,教師對各個小組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差幾個級別,而不是給出具體分數。線下學習效果的評價通過學生的階段考試成績(每學期舉辦一次網絡階段考試),學期末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總結性評價。通過讓學生制作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概率統計案例實踐大作業,考查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最終的總成績=線上成績(30%)+階段機考成績(20%)+期末線下成績(50%)。
二? 結語
混合式教學討模式下的考核方式是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的,線上各個模塊的權重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精細化,小組評分教師的主觀性占得比例會大一些,應加強其客觀性。部分同學的自我控制力不強,會發生人在線,但是心不在線的情況,影響學習效率。隨著我校在線開放課程和混合式金課的建設,線上指標監測會越來越精準,隨著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的深入,對應的評價方式也會更加的科學化、合理化 。
參考文獻:
[1] 金晨,混合式教學中課程考核模式的研究[J], 高教學刊, 2019 年 第25期
[2] 國曉芬,朱 龍,羅涓涓,移動 APP 支持的設計思維教學模式及實證研究[J], 科教導刊,2018 年第 21 期
[3] 馬永梅,胡傳雙,基于移動學習的混合式教學實證研究— 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為例[J],巢湖學院學報, 2019 年第 3 期第 21 卷
[4] 賈朝勇? ,潘玉榮,?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考核方式的探索[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18 年第 10 期
[5]劉建平 ,賈致榮,混合式教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