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鴻
摘 要:我們都知道思維的激發劑是問題,問題可以引導思維發展。在新課程改變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作為重要的人文科學,語文課堂應該不斷改變。在課堂上,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這對其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意識;培養措施
我們都知道,處于小學學齡段的孩子們,他們天性好奇,同時語文學習也異常重要。因此他們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我們應該通過有效地發揮其好奇心,對他們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最終實現文學和認知基礎的良性提升。不僅如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不要僅僅對學生的成績給予關注,還應該對其綜合素養進行很好的培養,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進行深入的探究。
一 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
事實上,很多小學生對問題不會提出,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價值不大。還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問。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充分的對學生的好奇心等運用,并在課堂上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這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
當前語文課堂之中,很多老師比較嚴肅。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天性活潑,且有很強的自尊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很多小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問,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就應該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尊重,不管是課外活動還是課堂之中,老師都應該認真對待學生,要有和藹的態度,把學生的畏懼、自卑心態很好的去除。作為老師我們在尊重學生,對學生愛護的同時,學生也會尊重我們,同時他們也會慢慢的養成敢于發問的良好習慣。同時,我們還要清醒的認識到,語文學科并沒有唯一的答案,我們要允許有不同的聲音。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激勵學生
處于小學年齡段的孩子,他們有較強的好奇心,同時也有旺盛的求知欲,對自己有興趣的知識和內容總會有很多個為什么,正是因為他們年齡不大,知識面不足,有的時候他們會害羞,導致不敢發問。所以,作為老師應該對孩子們進行鼓勵,允許他們犯錯,即使問題回答的不完整或者提問不充分,也可以讓其他同學一點點的補充。相反,我們作為老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問幼稚的問題,就把孩子的想法和問題輕易的否定,而是學會換位思考,用孩子的想法去思考問題,就會得到很好的突破。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在行為、語言上等嚴禁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挫傷,而是應該鼓勵學生的提問。一名優秀的老師,常常會抓住時機,在問題的幫助下,推出新的問題,最終實現更好的教學目的。
二 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樂于提問
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上,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把豐富的信息和素材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創造合適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對提問樂此不疲。比如,我們在日常講授文章的時候,可以在多媒體教學器材的幫助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借助看看、讀讀等方式,和學生一起引導,對他們看到、讀到的內容進行提問,然后老師積極地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敢于并樂于問題,然后老師給予很好的解答。
三 引導學生學會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善于提問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把正確提問的方式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提問問題的質量大幅提升。生活是語文知識的最大來源,也就意味著語文問題時刻都存在與我們的身邊,但是最關鍵的是我們能不能把問題發現,然后提出正確的問題,因此老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學會觀察,探后掌握正確的提問方法。如,我們在對《落花生》這一文章進行教授的時候,老師應該著眼于生活實際和書本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出問題。如文章使用了哪種寫作順序?本篇文章如何分段,請講出你的原因?文章中主要寫的是什么事情?就落化生問題,作者寫了什么內容?父親問我們落花生好處的原因是什么?父親和孩子們聊天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通過向學生拋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不自覺的思考然后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對父親話的含義真正的理解。
四 結語
根據上文的論述,我們知道,目前國家在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培養,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所學知識的內化,還能夠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和提升,確保其獲得更好的成長。因此在實際課堂上,我們應該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使用多種教學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這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司麗.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13(7):211.
[2]邵建剛. 學本課堂 從“問”開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 基礎教育參考, 2015(1):40-42.
[3]劉兆榆.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5):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