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對于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對應的優化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還包括對語文習作的教學理念轉變,優化教師語文習作教學方法,對學生語文基礎習作能力進行培養,提升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教學的理念
語文習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顯著效果,可以保證學生在語文中可以取得良好成績,也為學生在以后寫作過程中奠定良好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語文習作教學展開研究,對學生加大習作教學問題分析,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優化習作教學內容,從而優化學生對習作的興趣,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為以后學習語文打好基礎。下文將重點對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對應的策略以及問題。
一 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習作興趣不高
語文習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是教師有目共睹的,但是受到了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影響,太過于形式化,在語文課堂上無法調動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過程中,教師所教授學生的方法就是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經典文章,將熟記好的詞語佳句運用到自己寫作當中[1]。
(二)學生寫作能力欠缺
學生在語文教學習作過程中,自身沒有具備較強的語文習作扎實的知識基礎,所以無法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在實際語文教學寫作過程中,學生大多數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詞語應用沒有科學、合理的掌握技巧,對于常用的修辭手法理解不夠透徹。教師給學生設計語文習作教學環節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基礎知識積累的檢驗,導致了多數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影響到了正常教學任務的順利進展。
(三)作文內容不夠新穎
教師在教導學生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所推薦的優秀文本或優秀例文學生都會進行模仿學習,學生模仿的作文題材不夠新穎,內容不夠創新,明顯上缺少創新元素。因為學生大多數作文內容都是借鑒別人的故事,作文缺乏真實情感,在這一點上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在寫作中的技巧和技能提高效果。
二 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激發學生對語文習作的興趣
小學三年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到寫作過程中,本身就沒有寫作經驗,還完全無法掌握寫作技巧,教師應該降低習作困難程度來培養學生自信心。嘗試讓學生先練習造句、然后寫段落、最后再寫作文。隨著學生在習作能力上不斷提高,教師也可以將習作難度往上升高,使得學生循環漸進學習[2]。這種教學方法優點在于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層次,對學生習作恐懼感進行消除,增強學生自信心。為學生提供好的寫作環境,激發學生習作欲望。教師可以從學校環境、家庭環境、以及自然環境三方面對學生展開,將學生和這三個方面環境進行融合,使得學生習作能與生活、家庭、自然環境融會貫通,為習作積累題材。
(二)降低習作難度,消除神秘感
學生從低年級進入到高年級需要開始進行寫作,教師對學生強調寫作上希望學生能夠重視寫作,這會讓學生對于寫作感覺到更難。雖然引起了學生對寫作的重視,但是學生會對寫作產生恐懼,從而對寫作感覺無力。教師應該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想象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有趣的人,讓學生回憶自己最為深刻的事情,并進行小組交流,然后由小組推薦幾名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所講述的內容進行提示,進行補充完善[3]。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剛剛所回憶的事情以寫作方式寫下來。寫作本身就是一個“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環漸進的”過程,這樣的啟發方式,可以降低學生在習作上的難度要求。
(三)提升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說是寫的基礎,在大多數語文課本中,語文課本內容的編排都是從口語交際進行,然后是寫作。另外,教師若是想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還是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雖然兩者沒有關聯,但是只本質上卻有著相同區別差異??谡Z交際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想的語言表達出來,而寫作只不過是書面上的意思。只要產生了說的欲望,才可以具備寫作能力。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身興趣和性格,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表述欲望。這樣提高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在掌握了語言的同時,將其運用于寫作中得到提升。
三 結語
綜合上述,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習作教學中所產生的問題引起重視,通過研究一些新型教學模式,探索習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制定語文習作策略,從而保證三年級語文習作上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錢春霞. 教出來的困惑, 教出來的反思——例談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的憂與思[J]. 內蒙古教育, 768(06):75-76.
[2]錢丹. 統編三年級教材“交流平臺”板塊的編排意圖和教學建議[J].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19(4):23-26.
[3]王成. 小學習作教學重難點的厘清與突圍——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習作5《好朋友的畫像》為例[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32(0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