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峰
摘 要:隨著“健康中國”的到來,學校體育的改革發展是“健康中國”的重要抓手,具有基礎性作用。學校體育工作涵蓋了健康與教育國家兩大重要方向,而國家對校園足球的廣泛開展與提倡,為學校體育改革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重要突破點。2014年12月7日,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對校園足球的意義表示了進一步的解讀,發展校園足球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校園足球的廣泛開展,來帶動學校體育的發展,進而通過學校體育的發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能,提高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由此,通過校園足球促進學校體育,通過學校體育促進素質教育,形成了新的通路。
關鍵詞:校園足球;學校體育;體育改革
一、學校體育改革的現狀
(一)體育中考
2016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知道意見》文件中提到:要求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學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級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初中體育進而成為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一部分,我們從全國可以看到,體育中考的形式在全國各地市中學的推廣與實施已經形成。不容置疑,體育中考政策的部署,讓學生體質有所提升,但是體育中考有陷入應試教育的框架下,成為升學考試的又一科目,教育部文件的下發,又再向高中體育陣營進軍。
(二)體育教學內容
過去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技術內容的指導和教授形式有所改善。教學內容通過“課課練”變的豐富而多樣,各種球類,多種適宜項目的授課。調整合理年齡階段對學生進行專項化教學,讓體育活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相結合,達到“人文情懷”體育,以學生健康為核心的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加強體育教學改革步伐。但是這種改變僅僅是鳳毛麟角,并沒有在全國內得到響應。而單單是出現在公開課、試點課堂、試點地區上才會看到。
(三)體育教學的本質的脫離
體育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促使學生掌握科學健康的體育運動方法,培養學生陽光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
而現今“體育中考”政策的部署,讓許多學校教育,則是又回到應付考試成績的初衷,為分數服務,為升學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又再次受到阻礙,臨時集訓、超量負荷、體育中考前突擊等手段層出不窮。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運動成績,以及體質提升。但就長期來說,脫離了體育教育本質,還由于短時間的突擊,對學生體質造成身體上不同程度的傷病與拉傷,反而會讓學生對體育反感,失去對體育的興趣。
二、校園足球開展現狀
(一)校園足球學校試點
2016年全國共有4754所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31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建立,截止到2017年1月,已有13381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69各校園足球試點縣(區)。確定內蒙古自治區、青島市、廈門市和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4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二)校園足球相關教材
教育部門聯合相關部門發布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 《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試行)》,編寫了360節校園足球示范課教案,拍攝了365集足球運動技能教學示范視頻,規范了校園教學要求。
(三)體育教師、教練員培訓
2016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對1.6萬余名中小學校長、體育教師、教練員進行培訓,全國及各省市開展足球相關教練員、體育老師校園足球課程、技能培訓。通過校園足球師資海外引智計劃聘請115名高水平外籍足球教師到國內任教。選送660名校園足球教練員分赴法國和英國進行培訓。
(四)校園足球賽事、相關活動開展
全國建設了校園足球競賽體系,開展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校園足球聯賽,增強帶動校園足球熱。多次舉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活動,帶動1730所中學、5284名足球運動員和2010名教練員參加活動。與德國足協簽署了《關于中國大中小學校園足球發展合作諒解備忘錄》,深入推進中德青少年足球領域的交流合作。選送學生赴西班牙、英國等足球強國進行短期培訓和比賽。
(五)校園足球場地現狀
場地是校園足球開展中比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校園足球場地,“能夠開展12人的標準比賽的中小學僅占總學校的 13.5%”,“平均每 7.6 所學校才有一個具備開展足球運動的場地”,目前場地問題有些影響校園足球的發展。相關部門印發了《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國規劃建設足球場地約6萬塊,其中4萬塊將作為校園足球場地。
三、“校園足球”推動“學校體育”改革
(一)校園足球推動學校體育改革
校園足球熱活動的深入開展,剛好處于我國教育制度改革階段,同時也是學校體育中,學生體質的關注程度逐年升高時期。校園足球的興起,為學校體育改革打開了一個豁口,找到了一個改革學校體育的好契機。
(二)校園足球推動學校體育課程設置的優化
校園足球的開展對于原有傳統體育課程模式一個改變與突破,將足球運動在學校體育中開展起來,能夠幫助學生在學校階段接觸到足球,進而可以組織成立自己學校的足球隊,對學校體育熱情增強,同時也可以將有天賦和對足球運動感興趣的學生有機整合起來,形成“一校一品”體育改革模式。以校園足球作為范例,做出經驗,結合自己學校師資、地域等特點,運用到其他相適宜的體育項目,形成自己學校特色體育。
(三)校園足球賽事充實學校體育教學內容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校園足球聯賽,校園足球賽事日漸紅火。賽事多了,孩子們也有更多機會感受足球魅力,保持足球興趣和快樂。校園足球四級聯賽的舉辦以及落實者,必然脫離不了學校,而學校落實的話就需要進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的關鍵點就是編寫與修訂相關等級足球教材。足球教材的修訂和編寫,對校園足球的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完善。
(四)校園足球促進學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變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要求:“深入開展校園足球人員隊伍素質提升培訓,實施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骨干師資國家示范性培訓項目,分期培訓足球教師、教練、裁判及足球優秀退役運動員等。”
通過對校園足球教練、體育老師的培訓,提升體育師資隊伍的素養。體育教師通過培訓,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來豐富教學方法內容,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足球魅力,保持對足球的興趣和快樂,使學生喜愛上足球這項運動。
四、“學校體育”助力“校園足球”實現目標
學校體育的目標具有較強的指向性,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更多的學校體育工作者為之奮斗,其目標是宏偉的,是需要長時間的不懈努力才能實現的。相較于學校體育,校園足球在推行之初就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足球運動后備人才的重任。中國足球的發展現狀是有目共睹的,中國足球的水平與中國在國際上的整體實力不相符的。在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取得過金牌總數世界第一的好成績,可是反觀中國足球在世界杯比賽階段的表現,僅僅有一次進入世界杯比賽小組賽階段,與中國的鄰國韓國和日本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巨大的,更不要說歐美。
(一)學校體育利用校園,推動校園足球的參與基數和人才
校園足球走進校園,學校學生是一個龐大的參與人群,借助學校體育人口基數大的特點,奠定了一個學習足球、參與足球活動的人員基數。在學校開展足球運動,教練員、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比賽中的表現和平時的訓練,來選拔有天賦、有能力的足球運動學員,為足球運動儲備后備人才。
(二)學校體育師資,為校園足球訓練提供指導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要求:“深入開展校園足球人員隊伍素質提升培訓,實施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骨干師資國家示范性培訓項目,分期培訓足球教師、教練、裁判及足球優秀退役運動員等。”
通過對教練員和體育教師的培訓,教練員讓教練員和體育教師擁有了相對專業和豐富的足球訓練知識,能更好的為基層足球訓練提供專業指導和訓練。
(三)學校體育為校園體育緩解場地困境
場地是校園足球開展中比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校園足球無論是訓練和四級聯賽的開展使用的大都是來自學校場地,除了校園場地以外,校園足球無法開展相關活動,而且就目前我國體育運動場地情況,校園足球的任何相關活動都無法脫離這個依靠,對學校的依賴性很強。
學校體育對于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是有巨大的幫助作用的,校園足球開展目標的實現受限于學校體育的開展情況,要實現這一目標,將學校體育的內容向足球運動有計劃地傾斜是有必要的。
五、結語
現今,足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上,政策一定程度上的傾斜,帶動了足球項目的興起和迎合。進而校園足球理所當然的成為全國各省市高校、中小學的熱門體育運動項目,相應的聯賽也如火如荼的舉辦和開展。校園足球的熱門,讓基層體育老師、體育教練員,對足球的教學、指成為了學校體育課程內容以及對過往學校體育環境的一個打破,校園足球成為學校體育重要突破點。很好的打開了對學校體育改革局面的第一槍,切實的跳出以往以“考試”形式的桎梏,以一種全新的改革形式來,推動學校體育的改革。同時,學校體育的良好基礎,也很大程度上培養了足球后備人才,校園足球的熱會影響力,對校園足球,以及足球相關文化、常識都是一個很大的循序良性的助推作用。
參考文獻:
[1]大力發展校園足球 推動學校體育改革.[J]青少年體育,2016(08).
[2]趙成浩.我國年校園足球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J]科教導刊,2017(02):191-192.
[3]朱春燕,顏世文.我國中小學學校體育改革的現狀.[J]體育科研,2009(03):49-56.
[4]鄭杰政.校園足球推動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5(0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