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鳳麗
【摘 要】傳統的教學模式中,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弊端, 教學方式陳舊,學生們只在臺下聽老師講課而沒有機會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學生在沉悶的教學方式中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也沒有真正掌握英語閱讀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發展,教育者也逐漸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作為探究目標, 試圖創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尋求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探究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 高中英語 ; 閱讀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9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探究式教學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被眾多教育專家和學者所提倡。探究式教學是指在學生學習時,教師給學生一些學習資料、事例和探究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分析、討論等途徑去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傳統課堂教學中,注重教師對課本知識的傳授,強調學生對知識的背誦、理解、復述和應用,往往不能關注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探究式教學則重視學生從獲取的所需資料中提取有用信息,通過探究發現并掌握相應結論。探究式教學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高中英語探究式教學的特點
高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以類似于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把教材作為主要的探究內容,來獲取知識和發展探究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高中英語探究式教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自主性。
高中英語探究式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探究活動中檢驗自我、表現自我、發展自我,在合作的課堂環境中體現自己的主體人格。
2.開放性。
高中英語探究式教學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課本,還來源于學生所關注的社會問題。在同一個探究主題下,學生的個人興趣、探究的視角和探究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探究的結果往往沒有唯一的答案,它具有開放性。
3.實踐性。
高中英語探究式教學不同于傳統的學科知識傳授,它注重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間接經驗,還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搜集數據、分析整理和歸納總結。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學生詞匯量缺乏。
通過對學生 詞匯 掌握情況的調查可以發現, 高中生的詞匯量普遍達不到教學的要求,對教材中的重點詞匯也不夠熟悉 這對英語閱讀效果有很大的影響。雖然老師會加強學生對于詞匯的訓練,可是單純地記憶詞匯遠遠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果,學生現有的詞匯量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學生對于課本上的重點詞匯了解不夠,對于詞匯的多重意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在英語閱讀中,如果對詞匯的含義理解錯誤很可能導致學生對于整篇文章的把握出現方向性的錯誤。
2.忽略了英語閱讀的技巧。
任何一個任務的完成都是需要恰當的技巧的英語閱讀中也是如此。和英語閱讀理解一樣,平時的英文閱讀技巧也是需要找到中心句、關鍵詞匯,以便更好地通讀全文,理解文章的主旨。除此之外也要注意文章中的關鍵詞匯,我們需要培養對關鍵詞的敏感度,挖掘其背后的信息。可是在平時的英文閱讀中學生們并不注重這些閱讀技巧,甚至會忽略關鍵詞匯,也因此遺漏甚至曲解文章的真正意義。
3.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進行英文閱讀的時候,大多數學生表現出的不良習慣主要是一有不認識的詞匯就立即查字典,邊看邊查字典是一個典型的壞習慣,也是學生的普遍現象。其次是重復閱讀,力求將一篇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譯出來,拖延了閱讀的時間,但是對文章的理解并沒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除了課本和考試中的文章之外,學生并沒有接觸過多的英語文章,閱讀量遠遠不夠,以上種種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探究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就是依據這個目標分為了五個方面的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這五步來走。若是在教學中遇到了什么特殊情況,則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下面我們來詳細地講解一下:
1.引入。
引入作為探究式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好引導工作,確定探究的主體以及學習要求,其目的在于引出課時內閱讀教學的具體任務和目標,從上課一開始就要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明確本堂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做好預習和準備,創造好濃烈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也能感受到樂趣。
2.探究。
可以說這部分是探究式學習的重點,學生在其中也發揮著主要的作用。通過探究,令學生積累更多的探究經驗以及更多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價值經驗。或者老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別,組員自行選擇不同的探究任務。例如:一人負責理解全文的大概含義,一個負責劃分文章的段落,找出中心句以及需要注意的關鍵詞, 一個負責收集與文章主題相關的信息等,如若需要還可以進行更具體的分配,在探究中遇到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引導性的指導。這樣做的好處除了加快了教學的進度,還讓學生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英語閱讀理解的內容,記憶也更加深刻。
3.解釋。
這主要是針對探究主題的解釋,教師通過探究活動可以總結學生的表現以及活動中常見的問題。這個階段也是一個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動態過程,在這個動態進程中,學生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且各個小組可以互相交流不同的觀點,交流探索探究的過程以及探究的技巧。接著老師便開始講解整篇英語閱讀,這就與傳統的教學方式 比較相似了,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進行探究,最終通過老師的講解對自己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查漏補缺。
4.詳細闡述。
這個階段和解釋的階段并不相同。在這個階段老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對上一個階段進行進一步的加工,通過提問、練習和鞏固等相關的活動來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在原來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同時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與老師以不同的觀點展開詳細激烈的辯解,在辯解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5.評價階段。
這個階段是對整個探究教學活動進行一個總結,在這個階段學生和老師都要依據這個活動對自我進行評價和反思。老師要對各小組的探究過程以及探究結果進行詳細的講評,針對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生也可以對老師的表現以及對整個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讓雙方在英語閱讀的探究式教學中都能有所收獲。
四、結論
探究式教學創新性地運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閱讀技巧,同時在改變教師教學模式,提高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力地敦促教師積極地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在這個進程中,老師要注意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習者參與探究過程,充分發揮他們的熱情。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個人差異,根據其現有知識發展階段做到恰當的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和水平。
本文系2018年度扶溝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探究式教學在高中課堂中的實踐研究》(fgjy181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