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芹
【摘 要】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和創造性的工具。英語課程要適應時代需要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課程資源和教學方法;要積極利用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并要注意其合理性,不能喧賓奪主。
【關鍵詞】多媒體;主體;興趣;求知欲;一體化;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27-01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形勢和手段,英語教育也將與目前的形勢相適應,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多媒體教學也滲透英語教學,改變以前一只粉筆統一天下的老現象。
先進的技術與傳統的課堂必將互相碰撞融合,出現在教育形勢前面的將是一個復雜且又豐富的情況。作為英語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制作出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課件,適當加入各種課程資源,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使英語課堂更加多姿多彩,煥發新的生命力。
一、多媒體在英語課堂中的使用是時代的需要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規定,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啟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了完成這樣的任務,我們需要的是與之相適應的英語課堂教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恐怕難以完成新課標的任務,如何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課堂中來,完成新課標的要求,讓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帶動教育現代化的巨大動力,是所有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英語教學的改革,以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實際運用能力的人才。
二、多媒體的使用能夠使英語課堂更有趣味
怎樣才能輕松有效的學好英語呢?——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英語的最好動力。有了興趣,就能使英語學習變得愉悅,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求知欲,水到渠成的使課堂的主體變成學生。如今的英語教學不但注重“教”的過程更要關注學生“學”的過程,高效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輕松的教與愉悅的學是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信息技術的使用成為連接兩者的橋梁。
三、多媒體的合理使用能使英語課堂學習更有成效
多媒體介入英語課堂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將逐步改變教學資源的形式和內容、擴展教學空間、更新教學模式,使英語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它填補了我國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傳統的英語課堂只注重傳授知識,且形式單一,信息技術的加入改變了這種情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通過應用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有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使教學活動情景交融,有張有弛,學生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更準確、生動地感知所學知識,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多媒體以其暢通的信息渠道為大眾青睞。它集光、影、信息處理、傳遞、文字輸送等功能于一身,讓學生能直接接觸五彩繽紛的世界并切身體驗,從而為教學開闊了更廣闊的天空。為學生盡快汲取知識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機會練習整體表達能力。例如:我在評講到一篇完形填空“What is humor?“時,我先通過國內外的”幽默大師“的圖片及flash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幽默的詞匯和短語,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下先掌握完形填空中的相關生詞,而后我再評講完形填空,這樣優先克服了傳統教學中的單調性和非真實性,讓各種特色語言接受語言內部的環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一來,我不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擴大了課堂容量,使本來半小時講完的課20分鐘結束了,而且效果也好。
四、多媒體合理使用能使教學過程師生、生生關系更為和諧
作為語言,英語有其普遍性;作為外語,英語學習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面對活潑、好動的學生,以前的填鴨式教學在英語課堂上是不受歡迎的。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將教學與指導完美結合,使學生能邊學邊練,邊練邊學。如何使教、導、學、練四個要素結合得緊密和諧,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它決定著一節英語課的成敗。在多媒體與英語學科的整合中,多媒體課件和投影的合理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把各種教學內容和目標,通過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讓學生更自然有效的接受,教師也可以輕松轉變教與導的角色,學生可以加大訓練的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五、以多媒體為載體,拓展英語的學習領域
1.時空的寬泛——時時是課堂,處處是課堂。
傳統英語課堂非常封閉,其地點是固定的,僅僅限于某一班級;時間也是固定的,每周只有區區幾節課。多媒體教學與英語教育的一體化,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和實踐,運用語言去交流和溝通。可以說哪里有計算機,哪里就有英語課堂;只要一上網,就可以“上課”,進行網上閱讀、網上作文、網上交際等英語學習與實踐活動,真是時時是課堂,處處是課堂。
2.主體的寬泛——人人是教師,人人是學生。
傳統英語課堂是一位教師加幾十位學生,數量固定,師生關系也是絕對的,教師是教師,學生是學生,界限分明。多媒體教學與英語教育一體化以后,學生通過網絡,就可以很便捷地進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的“英語課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英語老師甚至其他非英語老師的遠程英語教育。在這樣的英語課堂里,學生所面對的是多數量、多元化的教師,他所獲得的英語教育也必將是多數量、多元化的;同時,通過網絡,學生還可以把自己的英文知識傳授給他人(周邊人與遠程人、熟悉人與陌生人),可以指導他人進行英語學習,他自己,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英語教師”。這樣,身份的靈活轉換,教與學不斷的交互融合,帶來的必將是英語教學的不斷深化,學習主體英語素養的不斷提高。
當然多媒體對教師本身的素質也有著很高的要求。 ?首先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英語能力,還要懂得現代信息技術與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結合多媒體和課程特點,設計出具有獨特形式,有助于學生參與、思考、探索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要能起到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不能成為課件的播放員,而學生也不應該是沒有參與意識的觀眾,他們應該是課堂學習的主體。 ?其次,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正確。教師要想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結合,還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我們使用多媒體應重在信息的獲得、篩選與運用,要能分清主次,要知道信息技術是一種手段,如果不能用來提高教學效果,則寧可不要。
總之,面對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我們要主動應對,積極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把對多媒體與英語教學結合的研究和實踐推向更高的水平,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和武器,使英語學習成為學生的樂趣 ,為學生的未來打開通往成功的大門。
本文系2018年度扶溝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fgjy1803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