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東亞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94-01
怎樣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不僅關系到初中教育的整體發展進步,也關系到初中學生的發展。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校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場所,班級則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中最重要的領導者,一個班級成績的好壞與班主任的管理是密切相關的。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以及班級與班級之間的關系,但作為班主任,無論在處理哪種工作時,都應注意本著民主科學的態度來進行。本文結合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應注意的一些原則。
一、公平原則
首先是公平原則。對于學生來說,能否得到教師的賞識,是每個學生引以為豪的事情,這不僅是教師對他們的肯定,更多的是對他們今后學習的鼓勵。但在當前的工作中,我發現很多班主任都偏向于成績好、守紀律的學生,而對于成績稍差、紀律不好的學生卻漠不關心,其實這種做法是極其不對的。初中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對他們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發展,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班主任視其為優等生,對其態度和藹,管理放松,即使犯了錯誤,班主任也會對其“法外開恩”,原諒他們;但對于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班主任則沒有太多的耐心來教育他們,對其態度冷漠,不聞不問。這種嚴重的不公平現象會使成績不好的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而使部分成績好的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二、民主原則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判斷力也在慢慢的成熟起來,所以,作為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在工作中堅持民主原則,尊重學生的想法,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份子,班級的榮辱與之相關。
三、德育為主原則
教育,先要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再教育學生如何學習文化知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還沒有形成,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德育教育為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四、相互信任原則
尊重信任每一名同學,是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應注意的一項原則。很多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都習慣將自己定位為班級的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動不動就以高姿態管教學生,更有甚者,對成績不好、紀律不好的學生施以變相體罰,辱罵、諷刺學生,這種管理方式對學生身心發展造成了極其不好的影響。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信任,而信任也是相互的,班主任對學生有信任,學生對班主任自然也會有信任。有了信任,師生之間的溝通也就融洽了,矛盾也就少了。
五、針對以上原則,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應如何管理學生
1.明確班主任的職責。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明確一位班主任應完成的職責。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我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1)處理好學生與各科教師之間的關系。學生來到學校,首要任務就是學習,那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要從各科任教師入手。班主任要及時向學生了解各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并轉達給任課教師,并從任課教師那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采用適當的方法來幫助各科教師進行教學。(2)處理好學生內部的關系。班級是一個大集體,學生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難免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出現一些分歧、矛盾,作為班主任,要及時發現學生之間的這種矛盾,并化解這些矛盾。由于初中生血氣方剛,如果沒有及時的處理好他們之間的矛盾,很容易發生突發事件。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定要處理好學生內部的關系。(3)處理好班級的小事情。班級里的小事情,包括班級的紀律情況、班級的衛生情況、學生的身體狀況、班規的建設等等,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些小事情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2.對全班學生有所了解。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家長”,要對全班的學生都有所了解,例如,哪些學生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哪些學生的身體情況不是很好,哪些學生有特長、哪些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等等,只有對學生都有所了解,才能對癥下藥,處理好班級的工作。
3.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
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管理學生,更應注意從自身開始,影響學生。只有班主任先做好,才能有理由去管理學生。例如,對于每天的早自習、晚自習,教師一般要求學生能夠全勤參加,并合理利用時間。作為班主任,我堅持每天早上提前10分鐘到達教室,晚上延后10分鐘離開教室,給學生們做好表率。另外,針對學校要求學生不能穿奇裝異服這一要求,我也嚴格要求自己,在學校注意自己的穿著,不佩戴任何首飾,為學生做好榜樣。
4.與家長合作,共同教育學生。
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與班主任一定要及時溝通,共同教育學生。學生學習的環境除了學校就是家庭,而對于家長和班主任來說,只能觀察到學生在家庭或學校的情況,而對于學生其他時間的情況卻不了解,所以,班主任應及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合作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5.用愛心來影響學生。
愛心,是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愛心,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事務時,也要有愛心。教師只有對學生有愛心,才能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耐心地幫助學生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擁有愛心,我們才會注意到學生的言談舉止,才能發現每個學生細微的變化,并幫助學生進步。如,在初二時,我們班上轉來了一名女生,經過一個星期的接觸,我發現她不太喜歡與人交流,經過了解,才得知這位同學的父母已離異多年,她一直在外地跟母親生活,上個月母親去世了,所以才被父親轉學到我們學校,但由于父親早就再婚,并生育一個男孩,所以她總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了,沒有人再關心她了,對學習也就失去了信心。了解到她的情況以后,我多次利用課余時間與她談心,并與其父親聯系,讓她父親多關心這名同學。經過半年的努力,她終于又露出了笑顏,成績也提升到班級前十名。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對班級每個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會在我們的努力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