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勝
【摘 要】小學籃球課程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鍛煉其學習積極性,本文通過對小學籃球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論述,對如何通過體育游戲化的教學辦法來逐步提升小學籃球課程的教學質量做了一定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籃球課;體育游戲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42-02
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發生的社會變化而言,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的上升。正所謂“社會要發展,人才要先行”,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才的帶動。而在眾多方面,對體育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上升。在我國的體育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有機成分。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對體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學作為小學教育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不斷的謀求自身教學模式的突破,從而進一步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勢在必行。
好的體魄是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籃球體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體育知識,更多的是要鍛煉學生們的整體素質,積極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籃球體育教學,養成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因此,小學應重點重視籃球體育教學上的不斷創新,不斷的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與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同時,更是為國家培養全能型人才添磚加瓦。
一、小學籃球課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體育教學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很多的問題逐步的顯現。
第一,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思想依然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在學生和教師的具體認知中,學校教育就是能夠通過具體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順利的通過考試,從而進入中學進行進一步的深造。這才是主要的目的,其他的都可以成為犧牲品。所以無論是教師亦或是學生,統統認為,在學校主要是學好語數英,以及相關的副科知識,其他的都不能夠同之相比較,由此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笑話“體育教師經常生病”這也從一定的層面反映出,體育學科的受重視程度較低,體育教學已經淪落到為其他學科所服務的層面。同時,小學體育教師更多是將教學流于表面,不能夠真正的帶領學生進一步的體驗到體育課程所帶給他的樂趣。從而嚴重的打擊了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參與認同感,阻礙了小學體育的發展。
第二,小學體育教學目的不明確,存在相關的漏洞。在現今,眾多的小學教學中,體育教學同其他的學科相同,最終要落實都學習成績之中,體育教學的課程參與感極差。同時更多的學生也只是重在完成體育課程的任務要求,并不注重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這也從一定的方面看出,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大多數其體育成績不是太理想,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其體育成績相對來說較為優秀。這也是從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體育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多么的嚴峻。教師對于較難的肢體動作,也只是簡單的講述,不能夠從實際出發,真正的讓學生了解體育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都嚴重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樂趣。從而不利于學生的獨立發展。失去了體育教學本應有的光彩。
第三,眾多的小學學校,在教師聘用和選拔上,適用的門檻較低,從而導致小學在整個社會上的認可度不高。教師能力的不足,也導致了小學體育教學的舉步維艱。正是因為小學體育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使得教師沒有很好的想法,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學生的整體素質難以提高[1]。
二、小學籃球課游戲教學具體實施辦法
1.小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
小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主體就是小學生本身,小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動力是小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小學生籃球活動的開展是在小學生相關籃球游戲的過程中進行的。因而要始終考量到小學生在游戲中是否玩的有興趣,是否能夠真正得到身體上的綜合鍛煉。比如:在“追球”的游戲活動中,讓小學生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游戲活動,小學生的競爭意識能夠在游戲中有所提高,進而充分帶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游戲中體現鍛煉帶給他們的樂趣。
另外,讓小學生主動參與籃球游戲的設計和規劃工作。凡是能夠讓小學生自主選擇的部分教師都要充分的交給小學生,讓小學生自主完成所有事項。教師在一旁做好積極的引導工作。首先參與活動設計計劃的制定。比如在游戲前,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咨詢小學生想怎么進行籃球游戲,想在哪里玩籃球游戲,應該怎么樣評比等等。讓小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并根據小學生自主設計的游戲計劃和規則進行籃球游戲,教師在一旁做好觀察工作,及時的引導小學生[2]。
在參與游戲活動的組織和設計中。教師要更多的引導小學生參與到活動的組織和設計中,引導小學生主動的思索問題,思索游戲課程設計,發揮小學生想象力。假若小學生只是機械化的模仿,那么小學生即使學會了做什么,也不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去做,長此以往小學生就會變得“懶惰”,影響小學生自身整發展,因此,要讓小學生從“被動”變成“主動”,要給小學生一個自主發揮的空間,激勵小學生自己去組織設計整個游戲玩法。比如給每個小學生一個塑料袋,有的小學生會想到把球裝進塑料袋,拿在手里,有的小學生會想到可以將球抓起來直接放在頭頂。
2.觀察和正確解讀兒童的行為。
籃球游戲化課程的目標要求教師有觀察意識,教師能夠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科學的解讀和評價小學生的種種行為和運動結果,教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系列的觀察,逐步形成實踐反思意識,作為整個游戲課程結構設計的主要參考。具體辦法是通過便捷的記錄工具比如手機便簽、手機攝像等等對小學生的每一件行為都做詳細的記錄,發現和解讀小學生在自身整個領域的發展水平和特點,持續化的捕捉小學生整個身體特征,記錄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發現并了解小學生自身在各個游戲中的發展水平和特點以及小學生之間發展的不同,作出有針對性的反饋。敏銳的捕捉小學生在活動中的每一個具體需求,從課程設計角度反思教育的具體內容、游戲組織辦法、環境、器械等的適應性,并及時進行調整。通過開展圖片和實際的教研活動,支持并且不斷激勵教師基于對小學生的觀察發表不同的看法意見,從而幫助教師形成主動觀察的習慣,激勵教師多做有用的觀察,避免為了觀察而觀察,避免只求量不求質。
鼓勵教師同家長之間加強溝通,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多種直觀展示辦法,將小學生的每項活動及時的和家長做好聯系工作,了解小學生的種種行為方式,提高對小學生活動觀察的準性和教育過程實時共享[3]。
3.信息技術在的引用。
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逐步的提升小學籃球課的體育游戲化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借助現代的社交軟件,多多的分享小學生的鍛煉情況,實現和家長之間的信息共享。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現代的視頻軟件比如抖音短視頻等等。及時的分享小學生的鍛煉過程。這樣更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參與感,現代的學生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越來越喜愛自己能夠“出臺表現”,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小學生能夠有更多的表現機會,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更多的參與課程教學,實現教學目的。
4.審議改造課程教育方案,提升課程教育適應性。
不斷的改造現行的教學方案也是對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的一大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提高課程適應性的重要指導辦法。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堅持對現行課程方案的不斷調整,課程的適應性不斷提高才能夠使得整個籃球游戲化課程不斷的提高。
主要任務是基于小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對現行課程方案進行相關方面的審查,及時發現當前的種種不足,并能夠及時的做好調整。時刻關注整個運動生活的價值,將課程資源有機的深入到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時刻關注游戲和生活的真正意義,在小學生生活和游戲的過程中,時刻感知小學生的興趣和實際要求,及時發現有意義的活動和線索,教師不斷設計、制定不同類型的籃球運動游戲,逐步提升教師對小學生生活的敏感度,對小學生在游戲中的種種表現,有很好的感知能力,并不斷提升教師的課程教學設計、實施和反饋能力。要求審定小學生每天的生活時間安排。關注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整體規律,注重小學生的現實需要,不能盲目的添加不適合小學生發展的特殊任務。減少小學生的等待,多給予小學生自發運動的機會,注重動與靜的整體結合,形成集體活動,小組活動的有機系統的統一。
教師更要因地制宜,想方設法的充分利用場地和器械,發揮主觀能動性,讓這個籃球游戲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且富有魅力,教師通過對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有機結合,讓小學生在整個環境的轉化 過程中感受不到環境上的巨大差異,從而使得整個游戲過程變得有序又有趣。教師更要注意避免本本主義和抄襲活動現象的發生,模式并不是單一的,我們不能對模式進行生搬硬套,要懂得靈活變通,這樣才能夠保證創新的基礎上,小學生也不會感覺整個游戲枯燥無味[4]。
結束語
小學籃球課程在整個小學生成長的階段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可以通過參與籃球課程,逐步的提升個人的整體素質以及獲得更好的身體素質。通過我們上面提及的體育游戲化教學具體實施辦法,不斷的提升小學生的籃球課程實踐能力、參與意識。相信小學籃球課程會成為小學生學習鍛煉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周澤銘.小學籃球課中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7,(4):102,105.
[2]劉廣忱.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活力,2015,(17):39-39.
[3]張曉光,李鋼.體育游戲在體育活動課中的應用研究[J].運動,2018,(1):74-75,69.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8.01.038.
[4]董雪嬌.體育游戲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