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教育質量,而在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定不足,本文首先對網絡環境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闡述,進而探討高職院校在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以期為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環境下,網絡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成為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方法。但同時,網絡環境的復雜與多元,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誘惑與沖擊,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影響,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就需要適應網絡時代的變化,采取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學生用網習慣存在不確定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平臺的各種內容與資源愈發豐富,而網絡環境的公開性及獨特性,也使其內容十分發繁雜,成為高職院校學生了解外部環境,接收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許多情況下,學生的用網行為缺少明確目標,其網絡行為通常以追求娛樂信息為主,以消磨時間或者排解情緒,這種情況下,學生容易受到不良網頁及不良信息的誘導。而高職院校學生正處于逐漸形成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及控制能力有待強化,其容易誘導的網絡行為,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態度。
(二)網絡不良文化對學生的影響
目前,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及多樣性,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給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但同時,由于我國當前網絡環境缺少應有的監管機制,網絡媒體對其所傳播的信息質量也缺乏把控,也不乏個別網絡媒體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而傳播虛假消息與不良文化,從而吸引受眾關注。這種網絡環境下,學生的道德觀念與價值理念會受到沖擊與影響,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另外,當前網絡環境較為惡劣,網絡受眾在用網過程中,通過各種網絡平臺與網絡媒介進行信息瀏覽或開展網絡活動,有可能導致學生隱私泄露或受到侵犯,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造成壓力與影響。
二、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強化高職院校制度建設
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做好制度建設,以制度為依托強化校園管理及教學活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充分發揮制度的支撐作用,并充分意識到網絡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與缺陷。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嗜網成性,熱衷于網絡游戲,也不乏個別學生為了上網或者網絡游戲而進行欺騙行為。個別學生也會利用上課時間或休息時間上網游戲,導致課堂秩序及學生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
針對這種問題,高職院校應當充分明確其缺陷與問題,推動制度建設,針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為學生提供標準與規范,從制度上對學生加以約束與限制,尤其對學生利用上課時間與就寢時間進行網絡游戲的行為進行打擊,嚴防死守,規范學生的行為。高職院校可以發動相關教職員工開展查課及查寢活動,限制學生出現長時間上網或游戲的現象。高職院校應當從校園管理及制度建設入手,憑借其聯動效應以約束學生,改變校園風氣,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
(二)改善學生日常用網習慣
在高職院校日常教學中,應當充分明確學生當前用網行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學生的日常用網習慣進行改善。高職院校應當進行健康用網模式的宣傳與推廣,加強思想政治引導,改變學生瀏覽不良網頁的習慣。為此,高職院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健康用網講座與宣傳,向學生闡述不良用網習慣所造成的影響或帶來的隱患,包括信息泄露等各種方面。
高職院校還應當強化硬件及軟件的投入,給學生營造相對清凈穩定的網絡環境,還應當利用學生對于網絡的強烈依賴,拓展教學模式,采用網絡課程進行教學。高職院校可以采用微課教學及網絡教學等方法,并向其中投入足夠經費作為支撐。高職院校可以劃撥專項經費款項,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1]。在技術層面,高職院校可以為教師提供Camtasia 9.1微課制作軟件應用方法的培訓,安裝一體化安裝包,就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教師則應當以更加新鮮有趣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課程微課視頻的制作,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微課視頻的學習,從而減少學生對于不良網站的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開展多方聯動思政教學
高職院校旨在培養出能夠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現代化人才,是重要的職業教育機構,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無論在人才培養目標還是辦學模式都有所不同,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十分普遍。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高職院校也可充分整合社會資源,通過多方聯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職院校在教育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需求為導向,注重對于多方力量及多元資源的協調與整合,通過多方聯動構成合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發展。高職院校應當構建長效化的思想政治多方聯動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推動協同教育機制的建設,聯合高職院校、家庭、社會及企業多方聯動,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積極引進社會資源,注重對于學生職業素養及專業能力的培養。依托于網絡教育渠道,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網絡教育平臺的功能性,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維及教育方法加以優化,確保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優化與改善,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四)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當積極轉變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充分運用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人才培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當始終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傳統的教學風格加以轉變,建立全面為學生服務的教育體系。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引導全體教職員工參與到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并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始終。
高職院校應當大力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與具體問題,清晰認清自我,對自身專業素質、學習技能及學習環境進行理性分析,充分明確未來職業發展與就業需求,實現對自身職業生涯加以科學規劃。高職院校學生也應當擺正心態,轉變思想,主動配合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及課堂討論,從而強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外,高職院校還應當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就業培訓相互結合,幫助學生明確現代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需求,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2]。
三、結語
綜合以上論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當強化高職院校制度建設,改善學生日常用網習慣,拓展多元教育渠道,多方聯動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并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進高等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錢群雷,周月友.“智慧校園”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領導科學論壇,2018(09):88-90.
[2] 張輝.基于網絡環境的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優化對策[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31(22):61-62.
作者簡介:黃維杰(1990.06- ),漢族,廣東興寧人,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