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嬌
摘 要:防震減災科普館是一種專業性的科學技術館,從分類上屬于博物館,是以科普展覽教育為主要功能的科技博物館。它既有一般科普場館的功能和作用,也有其獨特之處。防震減災科普場館的建設與發展,將顯著提高我國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的宣傳力度,有利于平息社會謠言,保持社會穩定,豐富社會公眾防震減災的基本知識,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增強全社會應對地震突發災害的能力。有效的管理、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展館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文章通過幾年來黑龍江省科普館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的經驗,提煉歸納宣傳實例和多方面的獨特優勢,持續探索研究如何切實發揮防震減災知識陣地的作用。
關鍵詞:防震減災科普館;科普宣傳;實踐探索
一、防震減災科普場館的建設
1999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開始在全國推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創建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2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于2004年下發《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標準(2004修訂)》,為各地開展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設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據。2004年7月,中國地震局下發《關于印發<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和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開啟了以防震減災科普場館為主體的科普教育基地創建的新篇章。
黑龍江省防震減災科普館是由黑龍江省地震局管理,于2012年開工建設,2013年竣工完成,2014年5月12日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展館面積500平方米,設有地震監測預報、地震震害防御、地震應急救援、互動體驗等多個展區,20余個展項,是我省首家專業的防震減災科普館。先后被評為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校外活動基地,南崗區中小學生校外活動基地,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黑龍江省首批黨建活動基地,截止到2018年12月科普館開館至今共接待個人及團體參觀4.6萬余人。
二、防震減災科普館的日常維護
防震減災科普館的建成與開放,僅僅是一個開始,要使其充分的發揮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還需要形成長期高效運轉機制。
(一)建章立制
用制度保障場館的順利運行和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正常開展。制定有效的管理規章和制度,從運作方式、崗位職責等規范明確分工和責任。制作館內運維所需的各項記錄表以及臺賬,館內日常運維做到有標準、有規定、有制度。為場館的良好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領導的重視和持續資金投入
科普館的正常運行離不開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具有堅強和高效的領導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科普館內建設方面,這點尤其重要。而持續性的對科普館投入專項運維資金是防震減災科普館健康發展的經濟保障。
(三)定期維護和更新
定期對展館環境、展品維護和更新是防震減災科普館場館日常運維的技術支撐條件。面向青少年的互動展品更易損壞,需要專人經常維修。展出內容也要隨著災害的地點、環境、災情而改變。特別是高科技展品,更是需要高技術、高成本的進行維護。
(四)固定的運維團隊
一個良好、專業、固定的運維團隊是保證防震減災科普館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日常運維的管理者、活動的策劃者、實際執行者在科普館發展過程中有這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既是研究者也是防震減災知識的傳播者。
三、防震減災科普館場內活動設計
要讓防震減災科普館充滿活力,不僅在場館外在設計、內飾渲染,還體現在高科技互動項目和場館內舉辦的活動。
(一)主題訪談
在科普館內可以聯合其他部門共同舉辦論壇活動,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還可以積聚人氣,提高科普館的知名度。例如2017年,黑龍江省地震局與黑龍江省氣象局聯合開展以“天地聯合—氣象地震防災減災專家微訪談”為話題的微訪談?;顒硬扇 耙恢辈ァ焙汀拔淖种辈ァ眱煞N形式同時進行,兩個領域專家首次合作共同解答網友們關心的問題?;顒游?2.5萬人關注。
(二)防震減災教育主題季活動
科普館共策劃“防震避險校安相伴”、“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提升校園減災能力”、“科普我先行,龍震在行動”等十五大主題季活動。發揮科普館防震減災宣傳陣地的作用和影響力,主動聯系學校、社區等單位邀請他們來科普館參觀學習。
(三)科普知識講座
科普館與哈爾濱市的各高校、中小學、社區開展積極合作,走進校園、社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并開發了針對不同年齡、階層的各種科普教育課程,制作校園版、社區版標準化課件。進一步的發揮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的職能,讓社會公眾盡情的享受一場場精彩的地震科普知識盛宴。
(四)開辟第二堂課,游戲互動
到防震減災科普館參觀的主要人群是學齡前兒童及家長,中小學校團體參觀為主,講解員在活動設計和講解詞上面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參觀者用不同的講解詞進行講解,并且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防震減災知識科普。通過讓學生們觀看地震科普動畫、動手操作結構震動平臺、親身體驗地震小屋等形式,在娛樂過程中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效果。
(五)減災文化特色活動
(1)從實際出發,組織特色教育活動。 黑龍江是一個少數民族較多的省份,朝鮮族人口約45萬??破震^根據本省特色,旨在加強朝鮮族學校的地震安全教育,提升朝鮮族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組織開展了防震減災朝鮮族中學科普校園行活動,推選朝鮮族學校的防震減災校園宣傳大使,省內各大媒體紛紛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宣傳報道。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館內活動的方式,更加強了與媒體的宣傳合作。
(2)根據學校特色,進行相關培訓。為使視障、聽障的學生們更好地了解防震減災知識,科普館邀請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共計師生近300人到防震減災科普館參觀,一是提供車輛將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師生接到科普館,二是分別根據視障和聽障學生的需求,積極與校方溝通,對防震減災知識的內容和講解形式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增加了故事講解和動手體驗等項目,為師生們耐心講解地震科普知識和應急避險方法?;顒咏Y束后,科普館設立盲文專區,并錄制手語課程,持續深入推進適用于特殊群體的宣傳作品創作。
四、結語
防震減災科普館的良好運行,離不開精彩的活動設計??破震^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創新出具有黑龍江特色防震減災的科普教育活動,豐富防震減災科普的內容,更好地發揮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陣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鄒文衛.防震減災科普場館建設與發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5.1-81.
[2] 金迪.淺談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科普活動的策劃——以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為例[J].商情,2017(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