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善 王雪梅
【摘 要】 在臨床診療工作中臨床免疫檢驗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檢驗結果對診療效果造成直接影響。為確保臨床免疫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對影響檢驗質量的相關因素引起重視,并根據實際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為疾病的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臨床免疫檢驗;質量影響因素;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85-02
就目前來看影響臨床免疫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相對較多,為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對2013年4月~2014年間我院免疫檢驗科收治的19950份樣本為對象,在所有試驗樣本中涉及24個傳染標志物項目檢驗,對影響免疫檢測結果的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在本次試驗中采用自行設計的免疫檢驗質量調查表對臨床免疫檢驗情況進行分析。
1.2.2 質量控制方法
為了提高臨床免疫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加強免疫檢驗質量控制管理,詳情如下:
(1)標本的采集與存儲
首先工作人員在血液標本采集時應本著質量至上原則,按規程進行采血操作,對采血姿勢、采血時間嚴格控制,確保后續工作的有效實施。
(2)對儀器設備進行校正
在臨床免疫檢驗前,相關人員還應對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校正處理,包括離心機、水浴箱、酶標儀等,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對稀釋棒、96孔板、移液器等設備定期檢查,確保設備的有效運行。
(3)合理選擇試劑
在臨床免疫檢驗前,檢驗人員還應對試劑的存儲條件及時間認真核對,避免試劑差異對檢驗結果造成的誤差,另外在試劑使用前,檢測人員應對其科學鑒定,同時將污染源排除。
(4)加強檢驗后的質量控制
當臨床檢驗工作完成后,檢驗人員還應對檢驗結果進行復查,及時找出存在疑問的項目,以此來提高檢驗結果的有效性。
1.3 統計的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值檢驗,并運用卡方檢驗的方式對資料進行計數,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統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 結果
2.1 影響臨床免疫檢驗質量的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研究
2.2 比較不同血液采集方式結果
3 討論
免疫檢驗結果除了可以客觀反映患者疾病類型外,還是醫師判斷患者病情進展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時的臨床指標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在臨床檢驗中不論哪一環節出現問題,均會對檢驗結果準確率造成影響。為提高臨床免疫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還應加強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詳情如下:
3.1 分析前質量控制
分析前質量控制包括:檢驗要求的提出、原始標本采集、標本的運送等內容,通過分析前質量控制可找出許多問題,對管理層面問題引起重視,在具體實施中應對分析前質量保障措施進行建立,通過這一措施有利于臨床免疫檢驗工作的有序開展。
此外,檢驗科還應對標本采集與送檢制度加以構建,確保標本采集、標本保存與運動得到有效規范,使標本質量得以提高。如若標本存在溶血、條形碼不完整、乳糜等現象,檢驗科應該拒收,并提醒醫師加以注意。
在標本收集完成后,檢驗人員還應對標本數量、送檢時間等相關信息進行核對,并按要求來處理檢驗標本,做好詳細登記。
3.2 分析中質量控制
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分析中的質量控制管理,其中包括室內質量控制、失控處理兩個方面。臨床免疫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可分為定性與定量兩大類,從而對試驗準確性合理判斷,據此在室內質量控制中,檢驗人員應對標本血清與質控血清同一時間進行測定,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在臨床檢驗中一旦發生數據存在問題應對其詳細記錄,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消除失控原因。在臨床免疫檢驗過程中,還應對生化檢驗記錄進行存儲,確保記錄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構建一個良好的檢驗工作氛圍。
3.3 分析后質量控制
為提高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水平,檢驗人員還應加強分析后質量控制力度,健全質量控制管理體系,確保質檢項目的精準化、詳細化,提高質檢內容的可行性及針對性,確保質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對質控管理力度加以強化。為了解決質量控制問題,檢驗人員應加強與科室的有效聯系,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臨床檢驗結果。
參考文獻
[1] 陳慧敏.臨床免疫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與質量控制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8(01):185-186.
[2] 于月紅.臨床免疫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觀察[J].名醫,2018(11):112-113.
[3] 周永玲.淺析臨床免疫檢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相應的控制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