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紅 薛國芳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對話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向“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轉變是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認為:學習是每個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需求,進行自主思索的心智活動;在教學效果上力求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上達成均衡?!耙匀蝿諡橹行摹钡恼n堂教學對教師、學生、課堂設計都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課堂教學;“以任務為中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2-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9-0116-01
一、“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全方位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壓縮教師課堂語言時間,留給學生更多學習與思考的時間,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站在學生學習立場進行課堂設計,變“教學設計”為“學習設計”。教師的“教”就是基于“學習設計”的組織和指導,以任務明確的“學習設計”來促成學生的真正學習。
二、 “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導向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愿
“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認為:學習是每個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需求,進行自主思索的心智活動;在教學效果上力求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達成均衡。
(二)要給學生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圍繞教師設定的“學習設計”進行的。其主旨是“促進學生實踐學習”,這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少一些“課堂訓練”,多一些學科實踐活動;少一些習題的訓練,多一些蘊含學習意義的經歷;少一些坐著學的“靜態學習方式”,多一些學以致用的學習實踐。學生只有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知識結構才會深刻地印在腦海。這也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是科學的學習方式,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三、“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任務設計
(一)課前任務
在課前,要求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查看媒體信息、借助現代信息媒體和網絡,提前預習教材內容,完成教師設計的課前學習任務,對課堂重點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課堂任務的完成做好準備。
(二)課堂任務
課堂上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規律設置一系列具有一定梯度的任務鏈,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根據不同學科所要解決的問題,任務可大致分為五類:一是觀察感知任務(如生物學科中觀察生物體結構模型,感知生物體結構);二是建構模型任務(如生物學科中學生模仿制作結構模型、繪制結構模型示意圖、制作標本等);三是實驗設計與操作任務(如物理、化學、生物學科中相關實驗);四是解決問題任務(解決課堂重點知識),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征;五是歸納總結任務(歸納、總結相關概念、定理、原理與規律);六是表達交流任務(小組之間交流討論,發表意見)。
(三)課后任務
課后任務的主要形式是課后作業。作業是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承載學習內容、體現學習方式、實施過程性評價的任務。
作業融匯到學習的全過程,成為課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載體,可帶動備課改進,實現課堂從“教學設計”轉向“學習設計”。課后任務應該分課堂后作業、單元作業、假期作業。課堂后作業的主要作用是鞏固理解、及時整理、幫助記憶、提高熟練性、診斷缺陷。單元作業的主要作用是整理結構化、提高熟練性、針對性補償。假期作業的主要作用是整理結構化、知識網絡化、應用系統化。
參考文獻:
[1]田慧生. 向“大教研”轉型[J].人民教育,2016(20):14-19.
[2]張 豐.探索以任務為中心的課堂[J].基礎教育課程,2012(11):38-40.
[3]紀明澤.上海教研如何實現傳承與創新[J].人民教育, 2016(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