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麗 金慧玲
摘 要:課堂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目前高職課堂的低效沉悶已經成了普遍現象,該文對高職課堂低效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從教師層面、學校教學管理層面和學生自我管理層面提出了建設有效課堂的途徑。課堂是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要素。近年來,高職生源趨于多樣化,學生層次差別較大,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建設有效課堂是高職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育 有效課堂 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1 課堂低效的原因分析
1.1 教師教學能力不強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依然存在,課堂上師生無互動;重知識輕技能;教學方法陳舊,缺少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師企業實踐技能不高,課堂吸引力不足。
1.2 教學管理能力不足
教學管理者通常處于行政崗位,制定教學活動政策文件時缺少對基層教師教學情況的了解和意見征求。師資培訓力度不足,教師教學能力不高,課堂效果不好。高職院校通常比較重視學生活動,但缺少激勵學習的措施。
1.3 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高職學生大部分是90后,家庭條件較好,又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獨立性差,多數學生沒有自我管理意識,自我認知能力不足,學習不得法,學習目標不明確。有些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思想松散,生活和學習無規律。
2 有效課堂建設的路徑
2.1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其教學能力是決定課堂效果的關鍵。教學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與管理能力。教學設計不等同于教案,很多老師認為寫好教案就是備好了課,教學設計能力不足。
2.2 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要求教師首先要能把握課程的整體目標,還要能對課程包含的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技能需要不斷更新,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不同類型的知識和技能需要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師要結合實際靈活設計教學的實施過程。教學的目的是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設計要科學、實際,具有可評價性。教學設計不能只重視教學前的設計,也要注重教學中的調整和教學后的反思,以便于更好地進行教學改進。
2.3 課堂實施能力
目前項目化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改革在不斷推進,但有些教師還在延用“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課堂模式,教學活動沒有學生參與,就無法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很多高職教師沒有企業實踐經歷,有些實踐課時安排不足,實踐內容簡單而陳舊,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高職教師不僅要能“講”,還要能“做”,要不斷提高實踐技能,才能在課堂上做到游刃有余。
在互聯網、云計算、虛擬現實(VR)等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涌入課堂,教師要能根據課程性質和課堂內容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目前不少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理解不夠,比如多媒體教學應用,大部分教師認為板書轉化成課件就成功實現了信息化教學,甚至由原來的板書“滿堂灌”變為多媒體展示“滿堂灌”,枯燥的電子板書不僅收效甚微,還可能導致學生有厭學情緒。
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要實現網絡化基礎設施全面覆蓋,數字化優質資源廣泛共享,管理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化教學應用重點突破,教育信息化水平整體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所以高職教師要對信息化教學有充分的認識,更要能合理的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
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注重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信息源豐富,知識量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有利于學習環境的創設。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有些教師為了追求所謂的教學現代化,忽視了學科自身特點和思維邏輯,無論什么課程都熱衷用多媒體教學,但教學效果并不高。適合于多媒體教學的課程,如果教師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術,比如對網絡圖像處理工具、Photoshop工具、視頻編輯等一些相關軟件了解不夠,對數碼相機、攝像機、掃描儀等使用不熟練,也不能合理開發教學資源,達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多熟悉相關的信息技術,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會有很大幫助。
3 提高學院教學管理能力
3.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每年“國培”和“省培”的教師名額有限,大部分教師都不能及時了解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信息?!耙敫幌刃蘼贰保瑢W校教學管理部門要根據教學需求做出長遠規劃,制定有利于教師成長的相關政策文件,定期定量派出教師進入企業鍛煉提升;激勵教師不斷外出培訓與交流。文件好制定,關鍵在落實,教學管理部門要真正把服務教學落實到實處,不搞形式主義,教師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才能提升。
3.2 變革教師科研制度
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學,搞好教學才是最大的成績。但是目前高職院校評價教師的重要指標是科研成績,教師晉級看科研,評價優秀指標也看科研,科研占據了教師很多工作時間,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高職院校要改革不合理的科研制度,做好教師專注教學的制度保障,才能保證課堂效果。
3.3 完善教學質量監督與管理機制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動,“項目化”“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看似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很多時候對教學質量缺少評估。高職院校應該完善教學質量監督與管理機制,做到教學環節的全面監督與管理,這樣可以更好地督促教師精心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3.4 創建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激勵機制
高職院校在構建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機制時要注意內外兼顧,學??梢酝ㄟ^創辦技能競賽,設置獎學金等途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多開展一些成功人士的勵志講座和創新創業教育講座,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高職院校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環境創建,建立開放的實驗、實訓室,讓學生有機會多接觸實踐,激發學習興趣;建立開放的網絡教室,讓學生很方便的利用網絡資源獲取學習信息;建立開放的圖書館,讓學生隨時可以查看相關專業書籍,盡量給學生提供有利于學習的條件與環境。
另外還要創新學生考核制度,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缺少考核的依據標準,考核形式單一,很難發揮學生自主創新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激勵作用不強。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學??梢砸M行業、企業人員參與學生考核,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4 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彼园雅囵B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滲透到教學中,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職業規劃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三年職業規劃,制定好生活和學習目標,階段目標要切合實際,具有可檢驗性,通過取得一個個小成績來增強學習的信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約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層次、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達到目標要學會自我約束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增強自我管控能力。在思想政治課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意識,不斷提高自身思想修養等。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善課堂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霖.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有效課堂管理模式的探析[J].科技風,2018(36):34-35.
[2] 張霖.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有效課堂建設的研究[J].科技風,2018(3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