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浪
摘 要: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同時,在會計課程體系中,會計實驗是其關鍵組成部分。學生在會計實驗所需的內容都可以通過會計虛擬電子實驗室得到有效滿足,為現代信息化會計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高職院校 虛擬實驗室 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會計制度也愈加完善,很多企業為了與網絡時代潮流發展接軌,企業大部分都是采用互聯網作為現代化財務管理以及業務處理手段。因此,傳統會計實訓基地教學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也亟需改革。而當前會計實驗課程教學中,虛擬電子實驗室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這是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發展必然趨勢。
1 會計實訓基地的建設內容
在會計實訓基地中,匯入教學、生產、培訓、技能鑒定、技術的研發,將這些融為一體,使之形成高水平綜合性的實訓基地。高職院校現有的資源予以整合,建設微會計技術的實訓基地,以此作為實訓中心。在教學實訓的過程中,優化實訓的條件,進而予以完善。在校外,以生產實訓基地、產品分析實訓基地為一體,這便是校外實訓基地的內容,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實訓基地,增強校企合作的建設。
就業作為實訓基地的重要導向,根據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方式,以工、學結合的模式采取“4+1+1”的技能培養模式。學生在4個學期的時間中,對基本的技能和專項的技能進行有效的訓練,在一個學期內以生產項目作為前提,進行訓練綜合技能,也就是生產性實訓。還有一個學期的頂崗實訓,學生的職業素養以此得到有效培養,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便是“4+1+1”的技能培養模式。在高職院校中形成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對高職院校辦學特色予以突顯,教學質量有效提升,以此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不過,高職院校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勢必會與市場接軌,面臨繁多的訂單,也會將運行的成本作為考慮的因素。所以,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應以產學研作為實訓基地的中心,合理計劃實訓基地工作內容,提高其實用性。這個實訓基地不但將學生的操作技能作為訓練的核心,也要面向于社會,對企業職工、下崗職工、教師等各行各業進行公開培訓,將實訓基地造福于社會,為社會服務,同時還可以得到部分維護費用。很多中小型的研發工作都可以在實訓基地來完成,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對生產技術的難題予以解決,達到校企共贏的效果,以此使產學研做到真正的有效融合。最終實訓基地的生產性、開放性、共享性、示范性以此得到真正體現。
2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基地與虛擬電子實驗室存在的問題
2.1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
2.1.1 在實訓的過程中存在質量不夠的現象,主要是因業務系統不夠完善
在高職院校,學生在每學期都會有實訓課程。不過,實訓內容涉及面較為淺薄,例如,企業會計報表、審核、裝訂、保管等憑證信息的知識,因缺乏體系類的學習,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財務運轉狀況認知性不夠,以至于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掌握的知識也較為分散,失去了實訓的意義。
2.1.2 不夠科學地去制定實訓授課計劃
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中,其實訓課程是以單一的教學形式進行,其模式較為乏味。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是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培訓作為主要教學方法,案例教學不夠多,也很少教授去進行專題講座、互動、實戰操練等一系列方式,師生間因此互動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生之間也缺少交流。這造就了學生按部就班的學習態度,被動學習的現象時時存在。學生的深度思考因缺少實訓教師的合理引導,在研究問題的層面上不夠深入,很多時候,實訓學生并不理解教師所講的問題。
2.1.3 教學與實訓有所脫節,達不到預期的實訓效果
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便是:到崗便可以進行會計業務的相關處理,因而,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方面高職院校應以較高的要求對待,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基本方向,這也是培養會計學生的核心。
2.2 高職院校虛擬實驗室存在的問題
2.2.1 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的管理上,并沒有制定一個系統的管理制度,因此制度上并未有所完善,以至于在會計管理的工作上,可靠性降低,很多新高職院校的財務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在未來會計專業的發展上,應極力發展并完善會計制度,以期保障會計工作的進行。
2.2.2 缺少會計專業的信息化設備、軟件
其一,隨著財會工作的日新月異,高職院校若單一地以單機的方式來進行工作或者是教學,則會對會計工作的展開有所制約,核算質量有所降低,最后也會影響到其發展。以單機的方式進行管理模式,致使每個部門之間的管理相互脫節。在共享方面,信息無法互通,這是高職院校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其二,在會計信息化軟件方面有所匱乏。部分高職院系,并不關注于先進會計信息化軟件的引入,也不對自身的會計信息化系統有所要求,運用配置不夠完善的信息化系統,造成了制約其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會計虛擬電子實驗室的構建
3.1 財務理念需要積極更新
大量的資金可以保證信息化建設的完善,不過在短期內,并不一定會取得相應的效果,所以,單純的投資,去購買相關的軟件,并不是立刻便得到實效的成果。對于高職院校,需要很多經費去建立一個系統的資源,也需要不斷有人對平臺進行日常維護。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現代化理念的財務理念,以此促進信息化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應以會計電算化作為其重心,運用自身經營的模塊圍繞電算化展開,而且部門與部門之間也要密切配合,通過共享的形式使信息流通。除了這些,要將財務數據作為主要重心,打造在整個過程的數據直到反饋的全面機制。
3.2 在新功能上去開發、研制財會軟件
在當前的財會信息軟件商中,新制度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設計開發,對財會軟件的功能模塊進行改變。其一,嘗試以輔助核算的方式,將不同部門的資金支出分門別類,并在各個部門添加標注。其二,在財務軟件設計標注,以此為相關的信息提供數據。其三,以新制度為準則,研發相關的收支結款轉賬功能,在結款轉賬的難度上有所降低,辦事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總而言之,應當研制、開發相關的財務軟件,以此區別、劃分各類經費,最后將各類經費通過不同的途徑進行相應的處理。
3.3 在會計信息化的內控管理上,持續優化并不斷改進
在高職院校管理中,會計數據可以將運作的過程顯現的淋漓盡致。在信息方面要保障其可靠、及時,內控機制的保障作用要得到充分的發揮。現如今,高職院校將信息化作為其指引,因此,構建系統完善的內控機制是高職院校的前提。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會計虛擬電子實驗室于真實的實驗課程中顯示出的不足,會通過實驗手段有所完善,并且通過構建虛擬實驗室來開展各種實驗。通過研發虛擬的實驗,將生動的畫面呈現于學生面前,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最終對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質量予以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曉琴.高職會計虛擬電子實驗室與實訓基地建設規劃[J].廣東蠶業,2016,50(7):33-35.
[2] 劉莉.“互聯網+”條件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5(2):125-128.
[3] 魏雯,趙展.基于高職院校電子類虛擬實驗室的研究[J].內江科技,2009,30(12):167.
[4] 盧民榮.基于“互聯網+”虛擬技術的實驗教學平臺研究 [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7(10):135-141.
[5] 趙靜雅,涂江紅,高震宇.基于ActionScript技術的虛擬電子實驗室構建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1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