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莉 楊蓉 陳靖涵 孫黛 金雯萱
摘要: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大眾傳媒在人們的生活學習中非常普遍,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深受大眾傳媒的影響。它一方面有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變,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各種網絡信息魚龍混雜,使得教育環境復雜多變,導致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缺失等問題。因此,政府應完善有關的法律條例,規范行業道德,提高教育者與學生的媒介素養,促進大學生的思想發展。
關鍵詞:大眾傳媒;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有效對策
一、大眾傳媒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缺乏新鮮感、更新速度慢,得不到大學生的認可和接受。但是在大眾傳媒高速發展的今天,它已滲透到大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學生因為對媒介的熟練掌握,可以獲得各種信息,甚至包括國外的。因此,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媒介來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廣泛的作用于當代大學生。而且由于多種媒介的傳播,避免了大學生遺漏或丟失某些信息,也能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使大學生能夠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改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大眾傳媒的發展,尤其是網絡、手機微信、QQ、微博等新興媒體平臺的出現,促進了教育模式的多樣化。學生們可以通過訂閱各種公眾號或在這些媒體平臺上與教育者互相關注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更為多樣和現代化,可選擇面廣、不在簡單化,學生和教師能夠在這些新興媒體平臺上互動起來,互相探討、溝通,在潛移默化下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從而使得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化。
(三)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大眾傳媒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時效性,它能夠快速把信息呈現給公眾。因此它的出現發展,使得各種知識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傳播,擺脫了傳統教育者的主觀意志和喜好,對社會上的真善美與假惡丑能夠公正客觀的進行評價,使大學生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二、大眾傳媒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復雜多變
如今處于一個信息化時代,大學生要想了解超過自身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就只能依托大眾傳媒來獲取。但是,由于媒體眾多,可能對某一事物的解讀不同,他們大多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或者也包含著這一媒體所代表的主觀態度,由于這各不相同的信息資源,使大學生對于信息的選擇產生困擾。
(二)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降低
新興媒體的快速、便捷,使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降低。有些教育者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沒有進行獨立思考或與他人交流,直接就通過大眾傳媒來獲取想要的信息,展示給學生。甚至有些教師已經離不開網絡,沒有網絡就沒有教學素材,就無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堂。
三、大眾傳媒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應對策略
(一)建立相關法律、完善監督制度
1.建立對大眾傳媒正確引導和管理的法律法規
由于大眾傳媒的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導致對網絡監督任務愈發艱難,所以政府在這一方面責任重大。因此應明確大眾傳媒的發展方向,完善科學管理辦法,合理有效地利用大眾傳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建立相關法律條例,對于在大眾媒體上傳播虛假有害的信息,散布謠言,引發輿論恐慌的媒體網站和個人,依法對其進行查處管理,用積極健康的思想價值觀念、行為道德素養等主流意識形態來引領大眾媒體,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對媒體炒作、低俗言論、不實之說做到堅決抵制,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積極健康的人文科學知識和娛樂活動。
2.完善對大眾傳媒的監督管理制度
政府想要加強對大眾傳媒的監督和管理,首先,需要加大對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用科技水平來完善監督系統。其次,應該改變我國網絡媒介多方管理的現狀,整合現有的網絡媒介監管機關的職責,設立統一的媒介綜合治理的監管機關,從管理體制和政策規劃上打破行業壁壘、部門利益,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解決多傳媒交叉管理問題。
(二)加強行業自律
1.加強媒體工作者的自律性
大眾傳媒取代傳統通訊成為了大學生接收信息的主要通道。然而大眾傳媒信息的多樣性,產生了許多安全問題,因此,規范行業道德、提高媒體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養等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大眾傳媒工作者影響信息真實性的傳達,所以大眾傳媒工作者的道德培養尤為重要,不做虛假新聞的宣傳,不違反法律法規,要有正直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弘揚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價值觀念,不能因為一味追求商業利益而喪失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操守。
2.凈化媒體環境
好的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價值形成尤為重要,因此,凈化媒體環境、重視新聞宣傳工作,能夠直接作用和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美國政治學家伯納德·科恩說:“新聞媒體遠遠不止是信息和觀點的傳播者,也許在多數時候,它在使人們‘怎樣想這點上比較難奏效,但在使受眾‘想什么上十分奏效”為此,必須加強大眾傳媒從業人員的自律性,對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客觀的報道,堅持真實、正確、健康的思想價值理念,傳播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信息內容,自覺抵制消極低俗、不良有害的文化現象,以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影響和引導大學生。
(三)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質
1.教育者應加強自身文化素養
唐代韓愈在《師說》中寫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苯逃卟粌H要“受業”、“解惑”,還要“傳道”,對于教育者而言“傳道”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通過本身的文化結構,結合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2.教育者應提高自身思想素質
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素質,教育者應該具有堅定明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這樣在傳媒信息良莠不齊的今天,才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參考文獻
[1]馬曉云.《大眾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及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6):42.
[2]尹凱豐.《從受教育者需要角度解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學理論,2013,(05):80-82.
[3]葛琛佳.《大眾傳媒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J].中北大學學報,2011,(04):32-34.